基于GIS/RS的区域水域用地变化监测与特征分析开题报告

 2022-02-14 19:56:4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遥感技术具有宏观、实时及成本低等特点,能很好的弥补人工观测工作量大、成本高的缺陷,已成为区域大中尺度水域变化研究的重要手段。其对水体识别主要基于水体、植被、土壤等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光谱反射差异。关于水库水体信息的提取,已有研究成果采用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三类,分别是单波段阈值法、多波段法(谱间关系法和水体指数法)、分类后提取的方法。单波段阈值法利用遥感影像中的短波红外波段并辅以阈值提取出水库水面,提取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操作,但难以消除山体阴影的影响。分类后提取的方法包括监督分类、决策树法等,多着重于针对单幅影像水体的解译提取,依赖人工参入较大。谱间关系法,是通过构建不同波段的优势组合,增强水体信息,从遥感影像中分离出水体,但谱间关系法易将云与水体混分。水体指数法通过对特征波段进行算术运算, 增强水体与其他地物之间的反差度,结合阈值分割提取长时序水体信息较为快捷可靠。常见的水体指数有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修正的归一化水体指数mndwi、归一化差异综合水体指数ciwi、伪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fndwi和修订型水体指数rndwi等。这些水体指数大多针对特定传感器遥感影像和研究区域,无法在所有类型的影像和地区均表现出较高的提取精度,因此在具体研究应用中通常结合研究区实际状况,选择合适的水体指数提取水体信息。国内外学者基于各种遥感数据,采用多种方法,对不同地区的水域面积展开了研究,针对丹江口库区, 已有学者对水域面积进行了变化监测研究,但随着大坝加高和向北输水,丹江口水库的水域变化又呈现出新的特征,需要进行持续的研究。

利用gis技术统计分析遥感产品作为高效率低成本的数据分析手段,已经成为区域分析的普遍方式之一,gis技术中的区域叠加分析可以直观地反映不同时段区域的变化情况 。

目的:本文以丹江口水库水域用地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影像监测丹江口水库近年来的水域面积变化,并用gis技术近年来区域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为丹江口库区调水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本论文以gis与rs技术为支撑,针对区域范围内水域用地进行信息提取和变化分析,总结特征及规律。对区域土地利用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区域概况:丹江口水库位于汉江的上游,主库区横跨鄂豫两省,由1958年修建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2005年10月开工的丹江口大坝主体加高工程完工后蓄水形成,包括湖北境内的汉江库区和河南境内的丹江库区两大部分。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陶岔渠首开启闸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截止2015年10月31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首个水量调度年度顺利结束,累计供水21.67亿m3,惠及京津冀豫4省市3500万人,不仅有效解决了受水区用水紧张局面,提高了供水保证程度,也为各地压减地下水开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计算计算ndvi、ndwi、ndbi,利用最大似然法对2014-2018年3/4月份丹江口水库遥感影像进行水体特征提取,生成提取结果导出矢量数据;再利用gis对5期矢量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总结近5年丹江口水库水体变化特征。

步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路春燕,高弋斌,陈远丽,贾明明,傅玮韦华,熊怡林.基于RS/GIS的泉州湾红树林湿地时空动态变化分析[J].森林与环境学报,2019(02):143-152.

[2]张宗刻.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以广西百色市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3):40-44.

[3]龚文峰,周莹,李恒,曹凯华,王思聪.基于RS和GIS的磨盘山水库面积提取方法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18,1(12):37-41.

[4]韩志远,李怀远,谢华亮,庞启秀.基于遥感和GIS的辽河口拦门沙演变研究[J].海洋地质前沿,2018,34(12):53-60.

[5]李耀林,范清成.基于RS与GIS的区域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研究[J].环境与发展,2018,30(12):107-108.

[6]闫鹏飞,窦世卿,陈刚.基于RS和GIS的哈尔滨市城市扩展研究[J].北京测绘,2018,32(12):1384-1388.

[7]许应达,高凡,何兵,朱秋菊,奎国娴,王黎黎,高延荣.基于RS和GIS的乌伦古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4):56-59.

[8]陈玥,陆汝成,卢嘉慧,秦睿,刘蒙蒙.基于RS和GIS的边境县域耕地景观时空变化研究——以广西宁明县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3):9-12.

[9]陈亚军,付保红,邱玥.基于RS-GIS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8,30(06):65-71.

[10]张弛,王俊枝,嘎毕日,魏嘉诚.基于RS和GIS的森林蓄积量估测研究——以阿荣旗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3):39-41.

[11]张养安,张鑫,江仕嵘.基于GIS与RS的杨凌区土壤侵蚀时空变异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8,32(06):130-133 235.

[12]余毓先,黄义忠,尹红梅.基于RS与GIS的石漠化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软件,2018,39(12):210-214.

[13]叶帮玲,杨波,曾扬,司云瑞,胡可,唐涛,李永刚,李景保,于丹丹.基于RS和GIS的湘江长沙段水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8,29(06):41-46 52.

[14]李尧,叶成名,谢强,梁莉.基于RS和GIS的山区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区划定方法[J].国土资源遥感,2018,30(04):82-89.

[15]杨剑,肖仲凯,周坤.基于GIS与RS的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水利水电快报,2018,39(11):55-57 68.

[16]李惠敏. 基于RS和GIS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A].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5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8:9.

[17]郭熠栋. 基于RS和GIS技术的绿色网络构建方法研究——以武汉市为例[A].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年会论文集[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8:2.

[18]魏悦,陈文君.基于RS和GIS的东钱湖镇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分析[J].陕西林业科技,2018,46(05):5-8 12.

[19]曹晓丽,雷敏,侯志华,赵志卿,苏彤.基于RS与GIS的太原市城市扩展特征及驱动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8(05):734-740.

[20]孙嘉欣,何杰,余国良,韩俊.基于RS和GIS的济南市长清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分析[J].农业科学研究,2018,39(03):44-50.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3.11——2022.3.15为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数据收集等;2022.3.16——2022.3.29为开题阶段,主要工作是撰写开题报告等。

二、研究工作开展阶段(2022.3.29——2022.5.17):

2022.3.29——2022.5.5为研究攻坚阶段,主要是研究论文撰写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