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RS的区域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开题报告

 2022-02-14 19:56:4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背景:生态环境是指由有机生物群体及无机自然因素组成的多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人类能否健康生存、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等。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生态系统,使社会经济不断进步、不断提高的同时,也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影响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空气污染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能够得以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目的: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手段,对苏州市生态环境进行全面评价,通过选取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构建指标体系,完成对苏州市生态环境的评价。

意义: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就是在充分了解研究区域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生态环境,社会条件,经济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掌握该研究区生态环境虽然问题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当地进一步的发展规划提供参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基于GIS和RS技术的生态环境评价,具有获取数据快、处理数据方便、结果表达空间化等优点,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评价工作的发展,为各种评价工作提供了方便;另一方面,评价工作的需要,也进一步促进了该技术的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选取苏州市为研究区域,从地理空间数据云中下载条带号119,行编号38/39的landsat8 oli_tirs 遥感影像,从地形条件、资源概况、环境质量、地质灾害、社会经济五方面展开研究。

(1)地形条件指标:选取坡度、地形起伏度作为研究区地形条件的综合评价指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是指根据典型样本进行分类的技术,也叫训练场地法。进行土地利用专题信息提取。

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特点是将分析人员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对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更为实用,是目前系统工程处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问题的比较简单易行且又行之有效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ahp法是通过分析复杂问题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多层次结构,在每一层次可按某一规定准则对该成元素进行逐对比较,建立判断取矩阵,通过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对应的正交化特征向量,得出该层要素对于准则的权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周正柱,王俊龙.长江经济带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预测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3(04):465-473.

[2]王铁军,赵礼剑,张溪.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法探讨[j].测绘通报,2018(09):112-116.

[3]向芸芸,陈培雄,杨辉,张鹤,陈全震.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海岛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以温州市洞头区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18,37(04):552-560 57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工作准备阶段(2022.3.11——2022.3.22):

2022.3.11——2022.3.15为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数据收集等;2022.3.16——2022.3.29为开题阶段,主要工作是撰写开题报告等。

二、研究工作开展阶段(2022.3.29——2022.5.1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