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导赏系统构建及应用开题报告

 2022-02-22 19:47: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背景

苏州是一座文明古城古城,有着2500年的历史和关荣的传统。随着时间的积淀,苏州保留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它们见证了古城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也形成了一道独特的文物风景线,这其中尤以众多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最为突出。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物保护的理念不断深化,文物保护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展,这就涉及到大量不可移动文物的图像、文献等资料的保存与管理,如何对这些不可移动文物的各类信息资料进行保存,并使其发挥作用,服务于大众?基于这一需要,对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进行数字化管理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以苏州为例,在gis技术支持下,通过设计和实现不可移动文物普查与管理数据库、地图基本操作、空间查询分析、文物信息输出等功能,改进文物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文物信息管理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同时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导赏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在高效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文物导赏服务。

本课题通过对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移动gis技术在数据采集、文物导赏等方面的移动优势,把移动gis技术与文物的地图导航、介绍查询相结合,建立基于gis苏州不可移动文物导赏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①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资料文献,了解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的现状,结合文物信息管理的相关知识,了解所研究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从而大致判断系统开发工作的可行性。

②实地考察法:实地考察苏州几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搜集相关文物信息,然后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等工作,保留系统开发过程中有实际意义的信息。

③数据资料搜集:根据实地考察中获得的相关文物信息,结合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现状,对文物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搜集整理,以满足系统开发过程中的需要。

④系统需求分析:根据所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结合搜集整理所得的相关文物资料,对系统的业务需求、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在进行逐一分析并明确,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框架。

⑤系统总体设计:在明确系统需求的基础上,完成系统的体系结构、功能结构、数据库等设计工作,对系统需求进行实现。

(2)、研究步骤

①明确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②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所要研究的课题。

③搜集并整理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

④提出系统框架并明确系统需求。

⑤构建系统,对系统的模块化功能进行逐个实现。

⑥对系统进行调试、应用和完善。

⑦为苏州不可移动文物保护、信息化管理和应用及民众览赏提供数字化服务。

系统总体框架:

4. 参考文献

【1】张序,李兆堃,朱威.苏州古城控保建筑三维数字化研究与应用.南京:现代测绘,2012.

【2】贺俊伟等.移动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地理空间信息.2011.

【3】傅曦,刘湘宇.跨平台嵌入式gis引擎设计与开发案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前期研究,2022年3月12日至2022年3月25日

研究国内外城市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监测和管理信息化的现状、技术和发展趋势,以及基于gis的地图导航服务系统开发现状、技术和发展趋势;研究相关的gis应用系统开发语言和技术以及网络通讯协议;熟悉苏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地理编码系统、格网化管理体系和格网编码;阅读相关书籍和参考资料、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研究、实验和数据采集,2022年3月26日至2022年4月15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