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2 23:17: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1.1研究背景农业现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市场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和工业装备与技术的市场化、集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产业体系,是将生产、加工和销售相结合,产前、产中和产后相结合,生产、生活和生态相结合,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相结合,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统筹考虑,资源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高度一致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本文基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研究,从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内涵、互动机理以及二者协调发展机制出发,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

探究江苏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水平的空间关联性和空间分布特征并找出主要影响因素,为全国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研究内容1、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相互作用机制主要介绍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内涵及相互作用机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1.1文献综述法通过对文献检索、阅读和分析,深入了解国内外学者关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现状,并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进行比较分析。

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的研究思路和概念模型。

1.2熵值法熵值法是一种能够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以往关于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研究较少,本文将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分析,真实揭示出淮河流域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进而为促进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提供相关政策建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进展计划2017.11-2017.12 确定选题2018.03-2018.04 收集资料,完成初稿2018.04-2018.05 修改并定稿2018.05-2018.06 毕业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