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处置中的地方政府避责类型及生成逻辑研究——基于武汉市的多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2022-08-14 09:43:3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政府作为公共危机事件治理的先行者和协调者,同时也作为多元协作主体的重要一元,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治理成效有着重要的作用。公共危机治理同时也是国家治理得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构建以多元共治为核心的治理体系,重塑再重大危机发生时,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逻辑和权责关系,不断完善重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的治理模式[1]。2020年初 我国湖北省武汉市等地陆续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事件,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变成影响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重大突发事件。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该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2020年3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收到各国的疫情报告数据显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以多达101个。这场突发的公共危机,不仅造成我国数万人的不幸死亡,多城市封城,也给我国的经济带来严重的影响,疫情中也发生因地方政府权责失衡等原因所导致避责行为,出现“吹哨人”在疫情早期被政府部门训诫等情况,造成疫情前期瞒报的现象,地方政府的避责行为所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通过此次突发事件可以发现,我国在公共危机治理体系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特别是政府领导在决策中的避责行为会影响整个危机的发展进程。

新形势下,危机治理凸显其公共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普遍面临一些潜在的公共危机,其中包括以重大疫情为核心的突发性公共卫生危机。政府是公共领域 的权力支配者,承担了公共危机治理的绝大部分任务和工作[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要有防范风险的先手,也要有应对和化解风险挑战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研究发现,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具有决断力、愿意承担责任和风险,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政府决策者更可能做出有益于公共利益的决策。但在危机中政府官员的避责行为也时有发生,对公共利益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为有针对性的提高政府在决策中的能力,梳理政府避责行为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生成原因,在从建立的政府避责模式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疫情案例分析,最后提出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地方政府避责行为的有效治理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对象:政府的避责行为

2、研究问题:政府避责行为类型、政府避责行为产生的原因、政府避责行为的运作逻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中西方国家的避责制度差别较大,从制度主义视角来看,中西方的管理制度、政府领导体系的构成都存在较大差别,本文主要以新冠疫情的处置为例,探究我国的避责模式。而国外的新冠疫情防控与我国的截然不同,且疫情工作进展成效不显著,国外学者对疫情防控期间政府的避责行为研究较少。所以国内学者在疫情下对政府避责行为模式的研究更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主要选取国内学者文献进行参考。

(1)避责定义

田代洪提出避责行为是对干部庸政懒政怠政、无业绩不作为等行为的普遍解释。相较于腐败而言,党员干部避责行为产生的现实危害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李璐、李红权提出避责行为,是指某些党政干部在落实责任过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抱着“多干多错、少干少错、不干不错” 的消极心态,故意逃避责任,心态安于现状、工作乐于守成,为了没风险,宁肯不作为。避责行为将直接影响上级政令的贯彻和落实,削弱了对上级决策的执行力度。郭渐强、杨露提出避责即规避责任,规避意指躲避、设法避开,是一种主观有意识行为,实质暗含着地方政府官员的行为逻辑。邓大才提出避责是政府官员面对当前或者未来风险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谷志军、陈科霖提出“避责”出于公职人员应对惩戒措施的策略性行为,进而使公权力摆脱制约,它从负向的进路对责任政治产生作用。张力伟提出避责就是规避责任,是指官员针对已有或潜在的负面事件所采取的自我保护行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本篇论文研究计划分为5个阶段

阶段1(2022.12.11前):完成毕业论文开题工作

阶段2(2022.3.1前):完成论文初稿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李璐,李红权.官员避责行为的“必责”之道[j].人民论坛,2020(29):50-51.

[2]谢晓通,普书贞.突发重大疫情下地方政府行为逻辑的分析[j].领导科学论坛,2020(19):37-49.

[3]杨静.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下的地方政府行为与社会风险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6):84 1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