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投入对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2-01-17 10:01

全文总字数:849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

近年来,随着企业贸易的全球化,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创新浪潮席卷了全世界。为了占领全球市场份额,我国企业纷纷意识到自主创新品牌的重要性。研发创新不仅对提高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很重要,在应对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时更是不可缺少。但在宏观经济研究中,许多专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并不是越多越好,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经济的增长不但没出现与研发投入相匹配的幅度,反而出现负增长。这个现象引起了许多专家对“研发悖论”的关注(edquist,1998)[]。同样的是,“研发悖论”在企业运营中也存在,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不但没有增加企业绩效,反而造成绩效减少(akcomak,2009;董明放,2016)[][]。企业日常经营的每个方面都需要投入资金,如果研发投入占据了大部分资金却不能提升企业绩效,那么就会影响企业盈余和未来发展。但是,研发创新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基础,如果研发投入不够,企业很可能被其他企业新推出的产品抢走消费者,导致企业经营不善。

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有三种影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显著负相关关系,无显著相关关系,但研究投入在各阶段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不同。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在企业“初创期”呈负相关,“成长期”和“成熟期”呈正相关,“衰退期”无相关关系。基于“门槛效应”,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于第一道门槛或高于第三道门槛时,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在第一和第二道门槛中间时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滞后效应”,企业当期研发负面影响当期绩效,正面影响未来一二年绩效并影响随之递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门槛效应和滞后效应,结合我国大力推动创新研发的背景,本研究的具体目标如下:

1.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门槛效应和滞后效应,理论分析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企业研发投入(inno),在现有关于研发投入的研究中,研发投入强度是最为广泛用来衡量研发投入的指标,大多研究通常选取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之比来体现。采用研发投入强度这一相对指标是因为:既能让处于不同市场地位的上市企业互相比较,又能针对企业发展规模来衡量对应的研发投入情况。因此,本文采用研发投入占上市企业营业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该数值越大,表明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越高。

被解释变量为企业当期绩效。参考储志明,汪涵玉等学者对于绩效方面的研究,本文选取总资产回报率(roa)作为企业绩效的衡量指标。

关于控制变量,本文参考了刘诚达,朱嘉威,和郑海元的做法,选取了公司规模(lasset),员工总数(lstaff),总资产周转率(turn),资本集中度(con),营业收入增长率(growth),员工薪酬占比(wage),总资产负债率(lev)作为控制变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纵观已有研究,在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三种观点:一是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二者间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二是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二者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三是研发与企业绩效二者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但由于企业生命周期,门槛效应,滞后效应的存在,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研发投入对企业当期绩效影响的研究结论还未达成一致。且所选用的样本数据虽已经更新到2013年,但已不适合如今的状况。本文拟以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2015到2017的数据为样本,探究近年来研发投入如何影响制造业企业绩效,更新目前我国研究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的文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预期进展

2018.10

查阅、研究相关文献书籍,选定课题,明晰论文写作中的相关基本概念,完成开题报告。

2018.10-2018.12

收集整合文献资料,完善研究内容;

同时利用万德、国泰安数据库等进行数据收集

2018.12-2019.01

撰写论文提纲;

对数据进行初步描述性统计,分析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及企业绩效的状况。

2019.01-2019.03

撰写论文初稿,得出初步结论,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断修改完善。

2019.03-2019.05

根据前期各项工作,总结研究成果,结合老师的指导意见完成最终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