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群体性事件成因与对策研究——基于若干典型案例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21 20:07:57

全文总字数:3783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意义: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阶段,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频爆发并非偶然现象,大部分群体性冲突中牵涉利益矛盾错综复杂。作为农村治理主体的基层政府,其危机治理能力直接影响到群体性冲突能否得到有效化解,村民的合理诉求是否能够得到满足。基层政府能否既落实好上级政府方针政策,又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作为衔接中央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对国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基层政府通常处于应急管理的第一战线,是能够与百姓直接对话的一级政府,是履行社会职能的具体行政机关,也是上级政府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桥梁。因此,基层政府在应对过程中的信息沟通、协调共治等各方面能力都影响着其在社会大众心目中的公信力和形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本文基于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的现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了国内外对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献检索和分析研究方法、案例分析法,并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等理论,对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将案例解读、理论分析结合起来。

研究内容:

1、 绪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相关资料,尤其是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动态,以及最新的发展方向,为本研究积累理论基础。

2、案例研究法,通过总结过往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成功以及不成功的案例,反思我国在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上的得与失,通过现实的案例为本研究提供事实上的佐证。

3、比较分析法,通过国内不同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相比较,分析其不同成因,总结归纳共同特点,为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的提出明确方向。

可行性分析:

当前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频发,全国群体性事件处理案例较多,典型性案例较为突出,对于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来说比较方便。群体性事件涉及公共管理,这与作者本科专业所学知识有关联,分析处理。

技术路线: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

理论基础

概念梳理

案例收集与分析

农村群体性事件

产生原因分析

管理学视角下的治理建议

类型

特点

现状

结语

4. 研究创新点

可能创新之处:

一是,提出了农村群体性事件包含的要素,对定义农村群体性事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二是,在当前农村发展情况下,深入分析了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特殊性,窥探农村地区利益关联和农民复杂心理变化,指出基层政府在管理农村事务方面的不足,改进乡镇政府在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中的应对能力,尽量将农村群体性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2019年3月1日-3月7日 确定选题、收集相关资料

2019年3月8日-3月14日 撰写开题报告与开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