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立柱式平台动力分析开题报告

 2021-08-14 03:03: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前已探明的世界海洋石油储量的80%以上在水深500 m以内,而全部海洋面积的90%以上水深在200~6000 m之间,因而大量的海域面积有待探明[1]。此外,世界上除了少数海域以外,大部分地区的近海油气资源开采已日趋枯竭,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海发展已成必然趋势[1]。深海浮式平台技术已成为国际海洋工程界的一个热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新的深海平台结构不断涌现。

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疆,深海油气资源以及其他海洋资源储量十分丰富。然而,目前我们国家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主要是在200 m水深以内的浅海海域,深海平台技术的开发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2]。在面临世界各国对人类共同拥有的深海资源激烈竞争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深海平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密切关注国际上深海平台设计与建造技术的发展,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并力争参与到国际深海平台的设计建造中去,逐步掌握国外先进的海洋工程技术,这对我国未来深海油气资源的开发和我国海洋工程事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海洋工业开始于60年代末期,最早的海洋石油开发起步于渤海湾地区,该地区典型水深约20m。到了80年代末期,在南中国海的联合勘探和生产开始在100m左右水深的范围内进行,直到现在,我国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工作还没能突破400m水深。近年来,石油、石油化工装备工业以我国石油和石油化工工业为依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世界各国对石油能源开发的重视和原油价格的飚升,更是极大拉动了国内海上平台设备制造业的需求和发展。我国目前已具有设计和建造浅海固定式采油平台的能力,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设计建造水深5m以内的固定式采油平台40多座,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建成5m以内的固定式采油平台10余座[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研究的基本内容

本研究主要分析深海立柱式平台水动力特性及其动力响应,重点研究深海立柱式平台锚泊系统的优化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 深海立柱式平台水动力特性的研究。
  • 深海立柱式平台的动力响应时域分析方法的建立。
  • 建立深海立柱式平台锚泊系统(悬链式)的准静力法(quasi-static method)分析模型。
  • 对深海立柱式平台锚泊系统进行参数化分析(对于不同海况条件、不同系泊参数进行研究,如系泊缆绳预拉力,缆绳重量、刚度系数等),研究深海立柱式平台的锚泊系统的性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时间节点

任务内容

第1-3周

文献调查研究立柱式平台的发展历程和关键技术

第4-5周

立柱式深海平台的设计方法

第6周

Morison公式计算波浪载荷

第7周

立柱式海洋平台的频域分许

第8周

立柱式平台的时域分析

第9周

风流载荷的计算方法

第10周

系泊系统系缆力计算方法

第11周

系泊系统设计与分析

第12周

平台在锚泊系统和环境载荷共同作用下的运动响应计算和分析

第13-14周

完成毕业论文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冯爱春.深海平台及系泊与立管系统动力特性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2] 周振威,孙树民.深海海洋平台发展综述[j].广东造船,2012(03):63-66.

[3] 刘放.海洋平台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一重技术,2009(06):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