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工厂100吨/天农药中间体生产废水的处理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01:08

全文总字数:1068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建立环境中游离DNA的测定方法,并测定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游离DNA浓度,并探讨不同的反应器工艺条件对游离DNA释放的影响,同时分析反应器DNA的存在形式,初步分析含有DNA的囊泡的释放量。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对细胞微颗粒的研究比较清楚的是对其内涵物和表面分子特性的研究,因为微颗粒最终会释放到培养基中所以易于从中离心收集从而分析其内涵物和分子特性,但是相比于这些广泛的研究和大量的不同微颗粒特性数据的出现,微颗粒形成的分子机制却是知之甚少,因为要研究其形成过程,不仅要探究释放微颗粒的的分子特性,更重要的是要去探究微颗粒在释放前就如微颗粒形成过程研究的假设那样会在细胞表面形成的泡的特性,这些泡的分子特性是什么,在何种条件下是由何种分子机制控制和调节而形成的呈现于细胞质膜表面的泡状结构,很显然在目前关于微颗粒的大量研究中缺乏这样的数据。

因为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在释放之前微颗粒的前体是结合在细胞质膜上的,要对其研究或与释放之后的微颗粒做比较就得对其分离分析,就得了解在形成的各个阶段其分子特性和组分的变化以及控制这些变化的细胞因子。

值得指出的是,微颗粒是高度异质性的膜结构,可以相信的是绝大多数细胞都会分泌微颗粒,目前对各种微颗粒的表面分子特性的研究有了大量的积累,但是这些研究都是针对已经释放了的微颗粒,迄今为止还缺乏这样一个衔接过程,即就某种细胞而言其释放的微颗粒的表面分子特征未在细胞质膜上的泡状结构有过相关的对应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在此实验中,我们使用两株对碳青霉烯有耐药性的鲍曼不动杆菌(AbH12O-A2和AbH12O-CU3),通过质粒编码blaOXA-24基因(分别为质粒pMMA2和pMMCU3)的表达来证明鲍曼不动杆菌在体外生长的过程中释放外膜囊泡。
计划:3-4月:进行实验5月初-5月中旬:写论文5月中旬-5月下旬:对论文和实验进行完善6月上旬: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1.此实验以blaoxa-24基因作为杂交过程的一个探针来扩增临床菌株中的blaoxa-24基因.
2.对于分泌外膜囊泡的依时性而非依量性的矛盾点提出了新的假说,并能合理的解释其矛盾机制。

3.用了基因重组和质粒分析的方法相结合。

4.纯化外膜囊泡时:离心过滤超速离心再过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