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和生长特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23 20:58: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 课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硫在自然界中分布较广,在地壳中含量为0.048%,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元素之一,硫元素主要以硫离子金属元素的方式储存在沉积物或者矿石之中(78001018 g)或以硫酸盐的形式储存在海水中((12801018 g))(g. muyzer et al.,2008)。

对人体而言,天然单质硫是无毒无害的,但是生态环境中的有害硫越来越多,一些含硫物质硫对人体的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

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 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1从整体上来看本课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 从污泥中驯化筛选出具有硫还原功能的菌株,进行纯化分离。

② 将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硫还原功能性比较,即产硫化氢能力,从而选出最具有硫还原功能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分析。

③ 进一步深入硫还原的特性研究,即硫和硫还原菌参与的氧化还原过程中机理,即涉及的中间代谢产物种类和浓度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3.1 研究方法①硫还原菌群的驯化在污泥中加入硫粉和乙酸,在摇床上培养驯化硫还原菌群,以硫化氢的产生量和微生物的生物量来表征菌群的富集程度。

②硫还原单菌的分离参考厌氧菌的培养分离方式对驯化富集的硫还原菌群进行分离纯化,并进行功能性验证比较其单个菌株的硫还原能力。

甲基蓝显色法来测量硫化氢以此反映硫还原能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四、 特色或创新之处硫酸盐还原菌在工程应用上有一定的缺陷,嗜酸性不强,使用的有机碳源过高,并且在氧化还原过程中消耗不完全堆积,有毒害,并且出水cod会超标。

有报道发现硫具有还原的可能性(reiner hedderich et al., 1999),并且硫还原菌研究的历史短,国内外研究的学者并不多,菌的细节都没有展开比较详细的研究。

故本课题在此研究背景的基础上,筛选出耐酸性硫还原菌(s0rb)将硫还原成硫化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 项目预期进展5.1 项目预期进展2017-2查阅相关文献2017-02 ~ 2017-03菌种的筛选分离鉴定2017-03 ~ 2017-04 菌种的硫还原能力比较和氧化还原机理研究2017-05 ~ 2017-06 论文的撰写5.1 预期结果分离出具有硫还原功能的菌株,鉴定为目标菌株并进行一系列功能性研究实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