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藻红胆素的藻蓝蛋白荧光稳定性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2:08

全文总字数:151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是了解两种色素蛋白在不同条件下的荧光活性的差异。

意义在于:为进一步理解藻蓝蛋白光谱差异的结构基础提供依据,为更深层次的理解藻胆蛋白的荧光特性提供条件。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滕吟、陈芳等人研究了鱼腥草PCC7120藻红蛋白α亚基体内重组,通过构建相容的4种重组质粒将裂合酶基因及其他基因共同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通过色素蛋白锌电泳和光谱检测表明产生了生物活性的PecA-PCB,生成的色素藻胆蛋白具有藻红蓝蛋白α亚基所特有的光谱性质和可逆光至变色性质。张举成、伍贤军等人研究了藻蓝蛋白裂合酶催化藻红胆素与CpcA和PecA共价偶联。John等人在Fremyelladiplosiphon中构建了CpeT的突变体,实验发现在CpeT缺失的突变体中,藻红蛋白PE不能被检测到,根据色素蛋白合成途径,推测它们是催化脱辅基蛋白CpcB/A与藻胆色素结合的裂合酶。为了进一步研究CpeT的结构与功能,Shen等人在John等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同源性分析,在Synechococcussp.PCC7002中发现了一个与CpeT同源性较高的基因CpcT,研究发现CpcT是一种新的裂合酶,催化PCB与CpcB中155位半胱氨酸的连接。此外,Zhao等在鱼腥藻(Anabaenasp.PCC7120)中,经过研究发现,编码号为alr0617的蛋白CpeS1可以催化藻蓝胆素PCB与CpcB和PecB中84位半胱氨酸的连接。与此同时,Zhao等也证实在鱼腥藻PCC7120中,还有一类与CpcT同源的蛋白CpeT1,是催化CpcB和PecB中155位半胱氨酸与PCB连接的裂合酶。伍贤军王志斌等人研究了Synechococcussp.StrainWH8102藻红蛋白裂合酶CpeY、CpeZ的克隆、表达及功能。伍贤军、邓明刚、赵开弘等人研究了重组蓝细菌藻蓝蛋白RpcA共价偶联多种藻胆色素,Synechococcussp.WH8102的藻蓝蛋白α亚基RpcA能分别结合蓝细菌中的4种藻胆色素,产生4种完全不同的、仅偶联到RpcA的色素蛋白。王娟、苏海璐等人研究了温度、PH、光照、金属离子、抗氧化剂和碳水化合物对重组藻红蓝蛋白α亚基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温度低于37摄氏度能较好保存蛋白;pH在4-9之间蛋白较稳定;紫外线照射能破坏蛋白结构,避光可以保持蛋白稳定;离子强度对蛋白没有多大影响;碳水化合物影响较小;多数金属离子对蛋白荧光有猝灭作用。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通过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不同的光照条件、不同的ph条件下,研究两种重组藻蓝蛋白peb-cpcb(c-84)和peb-cpcb(c-155)荧光特征的变化。

研究计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不同裂合酶的催化,藻蓝蛋白脱辅基蛋白在不同位点结合藻红色素,产生两种荧光色素蛋白PEB-CpcB(C-84)和PEB-CpcB(C-155),本课题将研究这两种色素蛋白稳定性的差异。藻蓝蛋白β亚基结合藻红色素具有很高的荧光量子产率,利用其优良的荧光特性,将其作为荧光探针使用,应用于荧光免疫检测等技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