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洛芬酸的工艺路线优化开题报告

 2022-09-05 22:58: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nsaids是一类不含有甾体结构的抗炎药。

为了将其与抗炎的saids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和非麻醉性阿片类镇痛剂)区别,故命名为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自阿司匹林于1898年首次合成后,100多年来已有百余种上千个品牌上市,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萘普生、萘普酮、双氯芬酸、布洛芬、尼美舒利、罗非昔布、塞来昔布、噻洛芬酸等,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风湿、止痛、退热、抗肿瘤和抗凝血等作用,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种发热和各种疼痛症状的缓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关键问题在于降低工艺路线的实际操作难度,优化路线中反应物的选择,降低反应过程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以适应工业生产。

在现有工艺中,无水要求对设备要求较高,设备成本高,溶剂有使用乙醚,容易产生爆炸,催化剂的的选择上,使用铑、铬、硫代物等,对人体和环境伤害大,不利于工业大量生产。

本课题优化难点在于催化剂的选择上要求环保无毒,成本低,在此条件下仍需保证收率较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背景噻洛芬酸(tiaprofenicacid),,又名异噻酮布洛芬、苯噻丙酸,化学名为5一苯甲酰基一q一甲基-2-噻吩乙酸,商品名为安得返、枭刚片。

是1975年由法国的罗素一优克福(该公司后来被赛诺菲一安万特sanofiaventis收购)的中央研究所开发的丙酸类酰基噻吩基乙酸衍生物非甾体抗炎镇痛药(nsaids),1984年日本roussel以surgam的商品名取得销售许可。

1993、1994、1995年世界销售额分别为554,508,409万法郎,是世界上nsaids市场销售额居于前列的药物之一乜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方案

工艺路线:本工艺由1-(2-噻吩基)-2-溴-1-丙酮(807-01)为原料,制备中间体2-丙酰噻吩,由2-丙酰噻吩迁移水解制得2-(2-噻吩基)丙酸,最后直接苯甲酰化得到噻洛芬酸。

研究方案:使用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

5. 工作计划

(一)查阅有关噻洛芬酸的合成与性质研究的相关文献,了解噻洛芬酸的相关信息,比如发展史、现有合成路线、性能表征以及相关工艺等。

完成英文文献翻译。

确定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了解相关药品与试剂以及主要仪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