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针状氧化锌晶须的制备开题报告

 2021-08-14 18:13: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课题背景 1.荧光的发现以及发展历程 16 世纪:在矿物和植物提取液中发现荧光;1575 年:monardes 植物愈创木切片黄色水溶液天兰色荧光;1852 年:stokes 阐明荧光发射机制(分光计观测奎宁和叶绿素的荧光,发现波长稍长于入射光的波长认识到荧光为重新发光而不是漫射光;1905 年:wood 发现气体分子的共振荧光;1926 年:gaviola 直接测定了荧光寿命;1923 年:荧光 x 射线光谱;1964 年:原子荧光光谱分析的建立;1965 年:荧光分析在生物分析中广泛应用。

荧光材料是由金属(锌、铬)硫化物或稀土氧化物与微量活性剂配合经煅烧而成。

无色或浅白色,是在紫外光(200~400nm)照射下,依颜料中金属和活化剂种类、含量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颜色的可见光(400~800nm)。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通过合成部分荧光材料,检测其在柔性衬底膜上的发光强度、发光性能的研究,使其发光效果最好。

拟采用的研究手段1、通过有机合成方法制备出我们需要的发光材料,通过红外表征它的结构,电镜测其表面形态2、将所制出的发光材料涂抹于柔性衬底上,再通过红外和电镜表征形貌,荧光看其发光强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