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实验希望通过组织培养手段建立观音竹愈伤组织培养进而获得植株再生的高效体系,提高观音竹新种繁育系数,缩短繁育周期;同时也希望为竹类基因工程育种的成功进行部分前期尝试,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竹子组培研究起步始于1968年,研究进度一直比较缓慢,到20世纪80 年代国外才比较系统地开展竹子组培研究工作,把组培方法应用于竹类繁殖,并认为是快速发展竹类的一条新途径。由于诸多原因,我国的竹子组织培养工作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近几十年来,竹类科技工作者对经济价值较高的竹种的生长发育规律、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形态解剖、生理生态、土壤、气象因子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竹子的速生丰产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以观音竹无菌苗嫩芽为实验材料,2,4-d4mgl-1 kt0.5mgl-1为基本培养基激素成分进行预备条件的筛选
(2)使用生长调节剂2,4-d、6-ba、naa和kt组合诱导愈伤组织产生。
数据采集与处理:论文中所用图片、表格、数据要符合规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观音竹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获得再生组织,前人尚未开展研究。本研究通过观音竹的增殖分化再生,同时解决竹子组织培养中污染褐变问题,保护观音竹资源,加快观音竹繁殖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