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纤维素覆膜联合固定化漆酶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8 01:51:03

全文总字数:98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漆酶是一种结合多个铜原子的蛋白质,属于铜蓝氧化酶。它主要分布在一些高等植物如漆树及一些真菌如白腐菌中,据文献报道,有些细菌也可以产生漆酶。漆酶可以催化空气中的氧气直接氧化分解各种酚类染料、取代酚、氯酚、硫酚、双酚、芳香胺等。在漆酶介体(HBT、ABTS等)存在下,漆酶还可以催化降解与木质素相关的二苯基甲烷及二恶英等。因此,近年来漆酶在环境治理、纺织、染色和印花行业以及制浆造纸业得到广泛地应用。游离漆酶存活时间短、活性不稳定、难以回收利用。酶的固定化技术是实现酶连续使用和改善酶稳定性的有效手段。漆酶的固定化是指将水溶性漆酶以物理或化学方法固定在有机或无机的载体上,形成不溶于水的具有酶活性的酶衍生物,从而大大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批次。

本研究拟通过吸附-纤维素覆膜联合固定化漆酶以期大大提高其稳定性。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漆酶是一种含有四个铜离子的多酚氧化酶,和哺乳动物血浆中的铜蓝蛋白、植物中的抗坏血酸氧化酶同属蓝色多铜氧化酶家族,在结构和功能上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漆酶最早是从日本漆树的汁液中发现的,后来也发现其存在于真菌中,特别是在白腐菌中分布更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酶学的发展,研究者们发现漆酶还存在于大量植物体中,如咖啡豆、香蕉、马铃薯,此外在动物的肾脏和血清中也发现了漆酶的存在。因此根据漆酶来源分类,可将其分为漆树漆酶和真菌漆酶两大类。

漆酶来源广泛,菌体、植物体、动物体中都普遍存在,所以它具有宽泛的底物专一性,在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织物漂白、制浆造纸以及有机合成等方面均有重要应用价值。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的固定化技术,在以吸附法为基础的同时,使用具有可再生、可降解、绿色环保的纤维素基载体对固定化酶进行覆膜优化,以期通过联合固定化,提高酶的活力回收率和稳定性。

计划:1.14前提交开题报告与文献综述;

2.20前完成吸附材料的筛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 首次将吸附法和覆膜相结合固定化漆酶;

(2) 使用糖类和醇类物质与覆膜结合,对固定化漆酶进行保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