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对外投资风险研究——以交通运输行业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15:47: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的目的

我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今已经得到有关国家的积极反映,初步显示了一带一路便是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中国高铁不仅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构成部分,更是加速一带一路伟大进程的推动器和关键载体。中国高铁国际化对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客观上来说,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未来将会难以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在决定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具体项目的同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也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未来将面临的风险,并且提前对高铁走向世界在未来可能会面临的各种具体风险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事先对突发事件做好相对充分的风险应对预案进而减少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充分地认识并研究分析高铁作为一个特殊的出口产品的特点,做到良好的风险管控是非常重要的。高铁的外部性特征将会使得世界各国在进口外国高铁时必然要对高铁的外部性特征进行严谨和充分的评估,这也成为高铁项目不确定性的一个关键因素。

研究的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研究现状

高铁技术最早是由外国发明,并且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异军突起的高速铁路引发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及时关注,而且他们的研究十分重视高铁所产生的影响,获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论文是最主要的成果形式,其它则辅以研究报告的成果形式。自新世纪以来,关于高铁的研究成果则更加集中,givoni、seanrandolph、sophiemasson、behrens christiaan和oskarfroidh等学者是代表性人物.oskarfroidh主要研究了高铁对区域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其他交通方式同高铁之间的竞争,其研究是比较全面的"。作为跨境直接投资,高铁走出去项目受到的影响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thomas和grosse (2001)以墨西哥的境外直接投资为实际案例进分析研究,结论表明了影响投资的有区域差异性、政治风险、经济水平、自由贸易程度等重要因素巴。buckler 等(2007 )认为资源享赋、贸易关系、文化背录等均会对境外直接投资产生正向影响,bala ramasamy等2010)获得的研究结果与buckler的结论基本一致。必须从名维角度去研究分析境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风险这一观点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的认可(miller,1993;brouthers,1995)。关于企业海外投资对东道国所产生的风险,kim(1992)从东道国政治、经济和社会背景等三个维度进行了综合、全面评估。miller(1992)为定量观测东道国投资风险从宏观、中观、微观环境等多维度构建了国际环境风险感知模型。四年后,miller(1996)又对其构建的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设定不同的指标来评估分析投资环境,这些指标一共三十五个,主要包括经济、市场、资源、技术、服务、竞争、政策等。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本文先对中国高铁对外投资现状入手,然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过程中的主要风险表现进行总结,在从国际投资环境、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的角度来分析风险的成因,用印尼雅万高铁案例和咯山高铁介绍我国在一带一路所沿线的国家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控制机制,对于我国的能源企业的对外投资具有借鉴意义,最后再结合西亚,欧洲的经验,从政府以及企业层面对我国高铁对外投资中的风险控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进而提高了我国高铁的质量与效率,更好的帮助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达成。

第一章是文献综述,主要包含三部分,分别阐述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带一路对外投资的实施计划以高铁为例,以及对外高铁投资的重大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在中国高铁走出去项目风险的定量研究方面走出了第一步。由于以往有关高铁风险的研究主要为定性研究,本文尝试通过中国高铁风险识别和程度的有关数据分析得出对应的应对策略问题,而风险如何评估,评估的依据尚未成熟,策略实施的程度和效果的有效指标尚未建立,这也为本课题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挑战。整合并丰富了已有的高铁走出去文献。本文根据中国高铁走出去主题方向,参考阅读其他各国高铁发展状况、风险识别和应对等相关文献,并对相关的论文资料进行了整理和研究,通过建立全生命周期模型和模糊层次分析法,闸述了中国高铁走出去风险程度和具体风险的破坏性大小,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