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铁站台的防排烟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06: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何贤文学号:231906110112

所在学院: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专业:消防工程

设计(论文)题目:某地铁站台的防排烟设计

指导教师:张村峰

2015年03月8日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地铁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地铁站台通风排烟设施的设置,涉及许多安全隐患问题。站台相对地面站台显得复杂、密闭、狭窄,甚至疏散连通地面出口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快,逃生几率低。高温浓烟只能越积聚越多,自然排除也比较困难。地铁站台防排烟及通风设施的设置优劣,是地铁火灾人员伤亡的最大原因。因此,规范地铁站台的通风排烟设计标准和设置要求,就必须是高标准和高规格的方案。合理科学地设置地铁站台与隧道防排烟设施,能够及时在事故状态下应用防排烟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着现实意义。

地铁防排烟设计的现状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城市地铁相继建设,站台防排烟设计因时间不同通风系统、排烟系统有所差别大致分为两大类:一是通风和排烟是相同的系统,构成由风机、消音器、风口、风道和风亭,系统的送风或者排烟依靠隧道风机的风叶正转或反转来完成,烟气流动方向沿隧道或站台水平方向流动。一旦站台出现火灾,隧道入口上部的风机反向运转,烟气由站台内的风口吸入风道,经风亭排到地面的通风排烟方式。如果隧道内出现火灾,站台内的风机正转送风,区间风机反转吸风,通过一送一吸使烟气由事故点流向区间风口,进入风道,再由风亭排到地面。二是通风和排烟分开设置系统,相对独立的系统由各自的设备(风机、消音器、风道、风口、风亭)组成。在站台行车道上方和站台集散厅顶部分别设烟口、风口,烟气流动不是水平方向流动而是采用垂直方向流动。

国内地铁设置情况

由于国内地铁通风排烟设施的设置,要求标准较高,站台的通风排烟设施经历长时间的应用,何况社会安定,排烟能力没有经历重特大火灾实践检验。基本上通风排烟的设计能力,能够有效解决站台火灾的排烟问题。建成时间长的某地铁站台仅需1~1.5分钟依靠现风机能力,实现对站台内空气一次换气。根据《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将一列客车及站台候车乘客在6分钟内疏散完毕。对疏散的要求的时间,站台排烟系统可以换气4~6次,地铁站台的通风排烟设施是具备了足够的设计排烟能力。那么对于建成时间晚的地铁站台,通风、排烟系统设计的具体情况,通风排烟方式更为先进和有效。因此建成时间晚地铁站台的通风排烟系统有效的排烟能力应该更加科学合理,对于人员的疏散安全更有保证。

地铁站台通风和排烟存在的问题

隧道内排烟的原则是沿乘客安全疏散方向相反的方向送风。这样既可以阻止烟气与人同向流动,又给疏散逃生人员送去新鲜的空气。地铁隧道内起火部位与客车的位置关系决定了乘客的疏散方式。而乘客的疏散方式又决定了隧道内的排烟方向。因此,隧道内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与客车的位置关系既决定了乘客的疏散方向,又决定了区间两端站台风机和区间风机的送风排烟方向。发生火灾时,起火部位与客车大致有三种位置关系,即起火部位位于车头、车中或车尾。当起火部位位于车头时,乘客必然向车尾即后方车站疏散,后方车站的风机送风,前方车站的风机排风,使隧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与乘客的疏散方向相反。当起火部位位于车尾时,乘客必然向车头方向即前方车站疏散,前方车站的风机正转送风,后方车站的风机反转排风,使隧道内的烟气流动方向与乘客的疏散方向相反。若火灾发生在客车的中部,起火处前部车厢的乘客将向前方车站疏散起火处后部车厢乘客将向后方车站疏散。无论客车迫停在区间隧道的任何位置,乘客自然分成两部分分别向隧道两端进行疏散。在此种情况下,用地铁隧道现有的排烟设施无论采取怎样的排烟措施,隧道内烟气流向必然与部分乘客的疏散逃生方向相同,威胁同向逃生乘客的生命安全。由此可见,现在地铁隧道采用的通风和排烟共用一个系统的方式,势必造成烟气在排入风道前与疏散逃生人员均同处隧道内,这种通风排烟方式既不科学合理也不安全有效,无法从根本上保证隧道内避难人员的安全疏散,因此没有彻底解决地铁隧道的通风排烟问题。二是地铁风机的实际耐火性能以及《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对风机耐火性能的规定要求过低:《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规定火灾状态下不超过150℃时连续工作1小时。北京地铁风机的轴温继电器的正常工作温度为90℃,风机的实际火灾工作时间和工作温度均与《地下铁道设计规范》的规定相同。然而地铁的特点及地铁火灾的历史充分证明了:抢险救援力量难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抢险救援工作和灭火作战任务。因此《地下铁道设计规范》对火灾时风机的150℃的最高工作温度和1小时的工作时间的规定以及北京地铁风机的实际耐火性能,均不能满足实际地铁火灾的防排烟要求。此外,风机的电源箱设在风机房内,电器线路也没有经过防火保护,火灾状态下风机的电源系统必然在短时间内被高温烟气损坏,使风机停止运行,无法进行通风和排烟。

地铁站防排烟发展方向

防排烟系统改进措施总原则:实施人烟分流。即当地铁站中发生火灾时,用有关设施将人员和火灾烟气进行有效分隔,使避难人员在无烟环境中进行避难以及逃生。

1、改变通风排烟系统的通风排烟方式:在地铁站台、隧道顶部布设排烟管道,将地铁的通风系统以及排烟系统分开设置,用垂直方向的排烟方式取代水平方向的排烟方式。因为自下向上是烟气本身的扩散规律,且排烟管道内气体的流动降低了烟道内部压力,使隧道和烟道形成压差,这种吸啜效应进一步加快了隧道内的烟气进入烟道中的速度,从而提高了排烟效率。此外通过排烟管道也使避难人员和烟气进行了有效的分隔,从而使避难人员的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

2、对现有安全设施进行改造和完善:应该在上下行联络通道处安装甲级防火门,使之个子成为独立防火区,并在隧道内设置应急照明以及蓄电池型疏散导流指示标志。保证发生事故时,避难人员能够尽快由起火位置疏散到非起火的安全地带。使避难者不受起火地点的烟气伤害,进行安全有序的逃生。

3、完善地铁站台防排烟系统:在地铁站台上应按规范标准设置防烟分区,在站台通向站厅的楼梯口处设置挡烟垂幕等。

4、提高地铁排烟风机以及相应设施的耐火性能:提高地铁排烟风机的耐火性能的标准以及风机的实际耐火性能。提高电气线路的实际耐火性能,这样使地铁排烟风机的整体耐火性能得到真正的提高,防止重特大火灾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雄.地铁车站防排烟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和建议[J].铁道勘察与设计.2009(3):14-18

[2]穆海涛.城市地铁防排烟设计问题初探[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12):909-911

[3]李娟,樊洪明.北京既有地铁防排烟系统改进措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9):1581-1584

[4]姚斌;左剑;李元洲;黄平.某复合型地铁车站站台防排烟方案研究[J].火灾科学.2006(7)

[5]常磊;王迪军.地铁站台排烟模式分析[J].制冷.2005(12)

[6]吴文忠;由世俊.某地铁站台防烟分区存在问题分析[J].暖通空调.2009(1)

[7]李晓明.地铁站台防排烟设计方案探讨[D].武警学院学报.2010(12)

[8]刘翌杰;喻伟.浅谈地铁隧道中通风排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7)

[9]欧阳沁;江咏;朱颖心.地铁站台火灾通风模式分析[J].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2年学术文集.2002(6)

[10]侯团增.浅析地铁消防工程[D].科技与企业.2014(8)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意见:

1.对文献综述的评语:

2.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论文)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所在专业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月日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 调研文献,总结国内外地铁防排烟设计的主要方法; 2、总结分析地铁防排烟设计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 3、选择典型地铁站,设计防排烟方案,并给出排烟系统示意图; 4、采用相关软件如FDS或CFAST,进行模拟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