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循迹小车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08 20:14:2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用铁丝代替黑色轨道线,在小车上设置多只金属感应传感器,基于感应的方法来检测铁丝路线的位置,把检测的结果送单片机处理,再由单片机输出相应控制信号驱动小车行进。所提出的方法能够避免环境光线对循迹小车的干扰,提高小车运行的可靠性。

2、金属寻迹小车设计是包含了单片机编程、电路设计、电机驱动等多方面知识的系统、全面的设计方案。通过该课题的设计,可以有效检验我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我的不足,提高我的动手能力,与各方面知识结合在一起的统筹规划能力。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三峡大学 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何光锋,王凌云,徐加鹏对用8 位单片机mega128 设计的具有寻迹、金属检测、避障、趋光及距离测量等五大功能的多功能智能小车。研究表明,智能小车系统能够顺利完成种各功能,在各独立控制模块上能达到较高的稳定性和精度要求[1]

2、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电子电气工学院的孔令荣.王昊采用stc89c52单片机控制,以红外光电传感器采集路面信息,pwm控制电机方向和调速,led数码管和发光二极管动态显示,加以声控和蜂鸣器报警实现对小车的智能控制.具有整个系统的电路结构简单,低功耗,可靠性能高,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2]

3、德意志联邦大学的研究,1985年,第一辆vamors智能原型车辆在户外高速公路上以100km/h的速度进行了测试,它使用了机器视觉来保证横向和纵向的车辆控制[3]。1988年,在都灵的promrtheus项目第一次委员会会议上,智能车辆维塔(vita,7t)进行了展示,该车可以自动停车、行进,并可以向后车传送相关驾驶信息。这两种车辆都配备了ubm视觉系统。这是一个双目视觉系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本次设计的金属寻迹小车,主要是由单片机控制系统、寻迹电路、电动机驱动电路等几部分组成。而主控制模块则是采用单片机构建控制系统,该控制电路由电源电路、下载接口、电动机驱动电路接口、单片机等几部分组成。

2、研究计划:

1~ 3周:收集寻迹小车类的相关文献,完成开题报告;

4~6周:进行总体方案的设计和论证工作;

7~8 周:硬件电路的设计完善;

9~10周:软件电路的设计完善;

11~13周:软硬件电路的安装与系统调试;

14~15周;撰写毕业论文;

16周:毕业设计答辩。

4. 研究创新点

1、传统的循迹小车采用光电传感器作路面轨道检测,其工作可靠性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很大,实际运行中经常要根据环境光线的变化对传感器的灵敏度进行调整。本设计采用的设计方法,用铁丝代替黑色轨道线,在小车上设置多只金属感应传感器,基于感应的方法来检测铁丝路线的位置,把检测的结果送单片机处理,再由单片机输出相应控制信号驱动小车运行。

2、该设计方案相较传统设计方案而言减少了对光线的依赖,不再需要对传感器不断的调试,使得设备维护调试更加简单,减少了人的工作量,同时对环境的要求降低,扩大了使用范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