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认知及秸秆处置行为研究–以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8 21:56: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质能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利用价值。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不仅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系统中的物质高效转化和能量高效循环,也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我国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fao统计,2010年,中国水稻、小麦和油菜籽的产量分别为19721万吨、11518万吨和1308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依次为29.3%、17.7%和22.1%,均列世界排名第一位。

然而,目前我国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约有35.3%的作物秸秆被农户就地露天焚烧掉,造成的直接生物资源和大气污染损失高达310亿元(左正强,2011)。秸秆资源的不当利用,不但严重威胁着交通运输和农民生命财产安全,而且制约着循环农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研究农户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立足实地调研,试图从农户的角度,探讨目前农户秸秆利用行为的现状以及制约其参与秸秆综合利用行为的因素。具体目标包括:

(1)描述农户对焚烧秸秆危害性和秸秆综合利用优势的认知水平;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实地调研法和问卷调查法

采用实地调研法对河北省邢台市威县5个村进行实地考察,走访当地农户,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当地农户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方式。调查实施:每个村中按比例抽取20户,总计样本总量100。该调查主要以个人调查为主,调查资料的收集形式为入户调查。抽样程序:(1)与当地村委会进行沟通协商,获得村内居民的基本信息汇总表,先按名单进行排序,编上序号。(2)采取间隔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居民的名单,并了解住址,电话等情况。考虑到实际调查可能出现的拒访、搬迁、无人在家等各种实际情况,抽样的规模按样本实际比例的1.5倍来抽,即在每个村委会抽出30户居民家庭。若最后选出的成员数多于所需的100个,我们可以用随机的方法去除那些多余的成员。基于上述前期工作选择符合条件的被访问者,实施问卷调查,了解相关情况(口头或书面形式视情况而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视角的创新

本课题以秸秆综合利用行为为研究对象,着眼于不同的利用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不同于以往仅仅局限于焚烧秸秆行为的研究,研究结果更具有现实性。

(2)研究内容具有整体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内容

开始时间

天数

结束时间

理论知识储备,文献整理

2015-1-1

7

2015-1-7

问卷设计

2015-1-8

5

2015-1-12

预调查

2015-1-15

4

2015-1-18

修改问卷、调查指标完善

2015-1-19

5

2015-1-23

到达样本点正式调查、访谈

2015-2-1

25

2015-2-25

问卷录入、数据分析,完成中期报告

2015-2-26

10

2015-3-7

总结问题、提出建议

2015-3-8

3

2015-3-10

专家咨询、完善结论

2015-3-11

4

2015-3-14

完成论文初稿

2015-3-15

32

2015-4-15

撰写研究报告,完善结题报告

2015-4-16

7

2015-4-2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