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2013)的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29 18:42:2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2014年7月国务院新闻发布会公布,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消费拉动,净出口贡献率为负数。因此,必须开发国内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带动作用。农村消费市场广阔、潜力巨大,但是受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较大。

从理论角度出发,农村消费水平不仅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还受到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影响,社会保障作为国家调节国民收人的一种手段,能有效促进农民的可支配收人。因此,通过研究社会保障与消费的关系,通过提高农民的收人水平,进而促进其消费水平,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1、以江苏省为例,从社会保障覆盖率和社会保障水平两个维度进行实证分析,探索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2、为调整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政策提供比较充分而可靠的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机理,并从微观保障水平和保障覆盖率两个方面对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有定性分析,也有定量分析;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分析。既利用了时间序列宏观数据进行分析,也利用了截面数据进行总体分析。针对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之间在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社会保障水平方面的巨大差距,始终采取城乡对比的方法,探究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

本文以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收入和社会保障为解释变量,利用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关于收入,由于我们已经对其进行了分解,所以回归中的收入变量数值为剔除掉转移收入后的初次分配收入数据。对于社会保障,我们分别从保障覆盖率和保障水平两方面进行分析。因此,基本模型设定为:cit=α β1yit r1wit-1 r2sswit r3sscit ∑Φ*xit uit

其中,c表示消费;y表示(人均纯收入)初次分配收入;w表示人均储蓄;ssw表示社会保障水平;ssc表示社会保障覆盖率;x表示根据消费理论和现有相关文献选择的一组控制变量,包括收入不确定性、实际利率、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时间虚拟变量,这里Φ为相应的参数向量。u表示随机项,可用于表示其它不确定性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可能的特色或创新之处有:

第一,研究视角方面。对中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和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独立研究很多,但就社会保障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次研究不仅从经济学的视角,也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对社会保障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啊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从研究角度和学科交融上看,具有创新性。

第二,变量选择方面。在社会保障水平问题的研究中,有些学者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作为社会保障水平的代表,从宏观上进行分析。有些学者将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作为微观保障水平的代表变量,用于对微观消费问题的实证研究。本次研究将考虑两种指标体系,增强研究的稳健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内容

开始时间

天数

结束时间

理论知识储备,文献整理

2014-11-10

30

2014-12-10

撰写开题报告

2014-12-15

15

2014-12-30

查找数据、变量对比分析、建立模型

2015-1-20

20

2015-2-10

数据分析,完成中期报告

2015-2-15

20

2015-3-5

论文草稿

2015-3-15

30

2015-4-15

论文修改和论文定稿

2015-4-16

15

2015-5-1

论文答辩

2015-5-13

论文终稿

2015-5-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