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存在的问题任务书

 2022-09-10 11:09

1.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方案、规划等

前言:人们拥有宗教式情感,宗教旅游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越来越受青睐。我国佛教建筑大多与美丽山水相结合,很多佛寺庙宇都是3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自然风景秀丽,建筑风格多样,文化底蕴深厚,这正是吸引成千上万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我们要历史地辩证地看待宗教及宗教文化场所,充分发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欣赏佛教建筑,通过旅游引导宗教文化在社会群众中发挥积极作用。

设计依据: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孕育了中国璀璨的建筑文化。中国的建筑从亭台楼阁,到大明宫殿,到寺庙楼宇,都是各成特色。中国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从宗教建筑就可以体会到宗教文化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以及佛教徒朝圣条件的大力改善,寺庙作为佛教朝圣场所和旅游观光的功能日益彰显。相应的,当代寺庙功能的多元化、佛教文化理念和建筑观念的更新造成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等冲突也越来越明显。

伴随着各种冲突的产生,对传统佛教寺院及其建筑的继承与变革的讨论和对立越来越多。而不同时期对建筑神圣功能和世俗功能的需求是佛教寺院的建筑格局和建筑模式发生变革的重要原因,这就为当代佛教寺院建筑的变革提供了依据。

设计立意:此次设计是研究一种有别于传统佛教建筑的建筑型制,以禅意设计为指导,提炼佛教元素的一种新的佛教建筑形式。

总体设计与功能 :对传统寺庙与新型寺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中国现代佛教建筑比较好的发展方向。做到既让古代文化保存于世,也让部分古代文化遗产产生利用价值。

结果分析:在调查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如下结论,现代社会的发展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以及保护古代建筑和文化遗产,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新型佛教建筑有很多方面有别于传统佛教建筑,诸如对空间色调,陈设布局,灯光要求,材料的运用,室内人流导向,空间的舒适、方便等。而这种新型的寺庙形式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有利的,因此,在保存好现有传统寺庙的同时,应适当增加新型寺庙,才能将这种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

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对比研究和调查,得出一套适合项目的室内方案。

附录:1、题目:中国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

2、题目内容及要求:对于新型寺庙创新型的研究,其空间布局类型以及功能区域的划分;对于宗教活动场所感界定的研究;国外对传统宗教建筑的继承与发展;宗教建筑的发展趋势与保护措施;宗教建筑对现代装修风格的影响;

3、实验,数据及图纸要求:(一)0号展板一张 (二)A4开案头本一本 (三)相应配套图纸齐全 (四)电子文档(PPT,刻光盘1张)

2.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 (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编著.建筑学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 段玉明著.中国寺庙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 (日)原广司著.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于天玮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曹昌智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2.佛教建筑(北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 曹昌智主编.中国建筑艺术全集13佛教建筑(南方)[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6] 潘谷西等.中国建筑史[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7] 袁一锋等著.中国宗教名胜事典[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

[8] 杨骅,元敏. 尘俗的忘却茶庭与茶道精神[J].湖北:华中建筑,1999(3):9-10

[9] 郑时龄著建筑批评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英)弗兰普顿著.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8

[11](英)艾伦科洪编著艾伦科洪.建筑评论:现代建筑与历史擅变参考文献(日)(韩) [M].

[12]安东尼高迪. 建筑世界杂志[J].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

[13]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2005

[14]日本ME工SEI出版公司编.宗教建筑[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15]洪修平,吴永和.玄学与禅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16]杨宏,烈杨安.现代宗教建筑的形制流变[J].武汉:新建筑,199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