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滨江公园都市农场景观设计任务书

 2022-09-10 23:05:55

1.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方案、规划等

前言: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之称。南京位于长江下游沿岸,是长江下游地区重要的产业城市和经济中心,中国重要的文化教育中心之一,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基地位于南京市长江大桥下的公园旁边,从一块废地衍生开来,利用这块地区的肥沃的土质,建造集休闲娱乐、生产、教育为一体的都市农场。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内土地结构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田土地急剧减少,建筑、工业用地大量增多。农民和农田何去何从已经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好在中国多样的生产性景观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游人的目光。然而对中国景观设计师来说怎样才能在这些生产景观极具视觉冲击力的表象和由此而诱发兴奋与冲动之外,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挖掘生产背后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并使之成为我们今后设计的源泉,这才是我们需要解答的问题。

环境概况: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5.4c,年极端气温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地貌为宁镇山脉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南京地处北亚热带,属于中国现代植物资源最丰富、植物种类最繁多的地区。又以山丘、河湖兼备,气候温和,而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繁多,其动物种类,足以代表长江下游地区。

总体设计及功能:绿地系统要城乡一体化,城市的边缘也是城市的一部分,要把生态融入于整个市域。因地制宜,把这块地朝着生态化、实用化、经济化、人本化的方向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上,产生多功能的综合效益,还要有自然资源储备的概念。我们可以还原此地的农业生态景观功能,使之成为此地的亮点,吸引游客过来采风观光,采摘农作物,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发展,使农民既可以保留原本的耕作生活,还能进入旅游业赢取更多收入。这种绿色gdp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最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 (美) 约翰o西蒙兹,(美) 巴里w斯塔克著 朱强等译. 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0 .

[2] 刘慧民. 园林树木资源与造景学 [m]. 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

[3] 张学军. 园林艺术小品雕塑与景观搭配设计及营建技术大全[m]. 北京: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oo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