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视角下中国古典诗词英译的研究—以李煜诗歌为例任务书

 2023-07-25 08:36:57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和要求

在某种程度上,诗歌翻译等同于文学创作,是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译作的美学特征由中国古典诗词和英语诗歌自身的性质特点所决定,受不同翻译流派和译者的翻译手法所影响。接受美学认为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是所有文学文本的本质特征。读者是文学作品意义的建构者,是文学作品本身的一个组成部分。读者通过文本总是与内嵌于文本结构中的作者进行对话。在此文学交流中,创造性活动和接受活动组成了必不可少的二维活动,作者、文本和读者是基本要素。文本的意义产生于以文本为媒介读者和作者的对话。以接受美学为指导,文学翻译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不断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对话的目的是重新体会作者和文本的意图,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与作者产生共鸣。译作成败的关键在于译者是否将其读者摆在首要位置,是否能够用优美的语言再现原诗情感。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国内和国外译者的合译作品被认为是最成功的译作,其次是中国译者,最后是国外译者。然而,合译和中国译者的作品并不能有效地进入国外的图书市场上,这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的传播。因此,从接受美学角度出发,进行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研究,满足读者期待视角,能够使译作更加完善,使中国古典诗歌得到更加广泛的传播。

2. 实验内容和要求

本研究以接受理论为视角,从目标读者的接受角度出发,探索中国古诗词的英译研究,旨在为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实践提供一丝参考。本文首先回顾了相关的文献研究,继而阐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英语诗歌中美学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同时,本文结合接受美学理论探讨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研究,并以李煜诗歌的三种译本为例,从接受美学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讨论。最后,对中国古典诗词英译提出相应的启示。

3. 参考文献

[1]abrams,m.h.aglossaryofliteraryterms.portworth:harcourtbracecollegepublishers.1999:82

[2]wolfgang,iser.theactofreading:atheoryofaestheticresponse.boltimore:thejohnhopkinsuniv.press,1978:120.

[3]jauss,hansrobert.towardanaestheticsofreception.minnesota:universityofminnesotapress,198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毕业设计(论文)计划

第1周:整合已有资料、构筑论文的大纲。

第2周:根据查找的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深入详实的论文编写工作,对论文编写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研究其解决方案,推敲整合,并进行修改完善,准备论文中期检查。

第3-4周:完成论文的初稿部分,向指导老师寻求意见,优化论文的结构,润色语句,修改不当之处,补充不足之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