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网络流行语研究开题报告

 2023-01-28 09:38: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富有特色的各种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流行、蔓延、消亡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心理及其社会各阶层对当前时代的价值观。

作为一定时期内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心理活动等因素的综合产物,网络流行语不是和当前社会现象及社会事件相契合,就是和人们的集体情绪或大众心理相关联,因此它们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影响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网络流行语的定义与产生,发展现状与趋势,语言特色与类型,传播学分析解决问题:网络流行语反应了哪些问题,网络流行语有哪些影响,如何正确对待网络流行语写作提纲:一、引言二、网络流行语的发展概况 三、网络流行语的传播学分析四、当下网络流行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五、结论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国内对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的研究始于1990年代末期,发展很快,迄今为止,中国已出版有关网络语言的著作十余种,发表研究论文三百余篇。

其中于根元先生的《网络语言概说》(2001)和刘海燕女士的《网络语言》(2002)比较系统的阐述了语言的分类、特点以及网络词语的产生原因的问题,是迄今为止网络语言研究的代表。

而网络语言研究的论文截止至2007年仅硕博论文就有二十多篇,其他的研究网络语言的论,文更是多达数百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查阅各种资料,积累丰富的素材,定期做好记录(2022.1.20-2.20)2对一些有关网络流行语的问题进行随机调查(2.1-2.20)3研究当前的各类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意义(2.20-3.10)4尝试从所学知识解释网络流行语的影响(2.20--3.10)5结合所查阅资料,总结所需研究的内容(3.10-3.15)6撰写论文(3.15--3.19)

5. 参考文献

评价理论框架下的国内网络流行语研究梁娜 - 《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基于概念整合理论的网络流行语语义生成机制研究周余瑞 - 《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当代大学生网络流行语心理认同的调查分析王道阳,徐广林 - 《校园心理》,2014年 第2期网络流行语的特征和心理指向分析--以2012年网络流行语为例张越 - 《科教导刊-电子版旬刊》,2013年 第7期从两岸网络流行语角度透视中华文化安全问题尹航,赵俏 - 《经济研究导刊》,2014年 第18期网络流行语的产生理据认知分析孙崇飞,王恒兰 - 《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 第7期网络流行语使用中的性别及生源地差异研究陶伟 -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 第3期汉语网络流行语模因分类研究梁子超 - 《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传播语言学视阈下的网络流行语陈超群 - 学园,2014年从美剧《生活大爆炸》台词汉译看网络流行语徐宝华 -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