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日间照料中心运行状况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27 18:48: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目前中国社会已经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到202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数量的20%左右,数量将达到2亿左右。中国老年人总数将在2025年超过3亿人,2033年将达到4亿人,老龄化程度比预想更为严重。截至2014年底,我国超过60岁的老年人已经达到2.14亿,老年人的占比已经达到15.5%。现就全世界而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只有中国,而2亿人口则相当于整个印度尼西亚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了日本、巴西、俄罗斯等人口大国的人数。而这并非我国老年人口的峰值。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全国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人,这就意味着每三个人中有一个人是老年人。

老龄化持续加深的严峻态势下,我们必须立即做出反应,为现在以及未来的老年人做好养老措施以及规划。完善的现代养老模式和体系的建立能够保障的不仅是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是如今的年轻人努力工作奋斗的前提条件,让他们为社会奋斗时能够无后顾之忧,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合理地建立完善的现代养老体系。

实际上,纵观古今中外,养老模式不外乎养儿防老、以房养老、养老院、居家养老、异地疗养、日托养老等几种模式。面对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显然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的养老需求。而社会化的机构养老(敬老院、福利院)因为成本较高、缺乏温暖、资源紧缺等原因而不受老年人青睐。因此,社区养老应运而生。现在就以社区养老模式中的日托养老模式为例,即日间照料中心,研究其运行情况。日间照料中心是指为社区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一定照料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膳食供应、个人照顾、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日间托养服务的设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1、国内外不同区域的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历程、经验、相关理论知识

梳理国内外日间照料中心的发展历程,对比分析得出各方经验与不足,在此基础上,理解日间照料中心的相关内涵和理论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体系,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阅读大量文献是实地调查的基础,目前对于日间照料中心的政策、理论基础、实践成果已渐趋成熟。为进行深入访谈和比较分析,本文实际调查前搜集整理了2013年至今国家关于日间照料中心的建立、运行等等方面的规定政策、法条,阅读了国外、国内学者对于日间照料中心的公共选择、公共产品理论等相关解释理论,并仔细研究苏州市日间照料中心实际运行的模式经验成果,以此能对日间照料中心有总体宏观的了解和微观的地区比较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宋思宇.从嵌入到合作:太仓建红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模式探究[d].安徽大学,2017

[2]杨艳华. 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需求研究[d]. 重庆工商大学,2016

[3]赵爽爽,赵纹纹,丁毅.基于老年人需求的日间照料中心养老服务模式分析——以马鞍山市日间照料中心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9(2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在教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选题,理清毕业论文的写作要求和思路。

2.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15日,在教师指导下确立论文写作框架,搜集并阅读与课题相关的书籍、专业期刊等文献资料,并逐步细化论文提纲。

3.2022年11月1日-2022年1月15日,完成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