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再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2-04-30 21:48: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两性不平等现象加剧,表现为劳动力市场中年家庭主妇群体的就业数量在减少,就业比例在下降,再就业难度加大,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再就业也成了一个困境,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及其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

此外观察发现很多家庭主妇失业在家带孩子只是一段时间的生活安排,并非长期性的生活安排。因此在孩子逐渐长大之后,或者出现部分空闲时间之后,一部分中年家庭主妇希望再次回到职场,但是职场的“空窗期”造成自身知识技能滞后、资源匮乏、信心不足等是家庭主妇群体再次就业面临最大的困难,如何帮助家庭主妇全体走出困境,顺利回归职场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此外在前期查阅资料中了解到中年家庭主妇群体都面临着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家庭主妇地位不高,且面临各种风险,生存状况不太乐观。为了改变人生现状,实现自我价值。当子女逐渐长大、上学之后或当有人帮助照顾之后,部分家庭主妇会开始再次步入社会,寻找一份工作。但是在重新找工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有资料显示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认为是与社会、职场人脉疏远,就业竞争力下降,四分之一的主妇则担心在经济形势不景气的背景下,合适的岗位不多;此外,约有12%的人认为是心态问题,如缺乏自信,工作斗志减弱等。更有超过六成的主妇认为,就业前最需要更新知识结构、进行培训;18%左右的人觉得心理调适更重要;而10%的人认为调整生活规律最难。由此可见,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再就业困境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回到职场的出发点,她们为什么想回到职场,是为了提升自我还是度过闲暇时间;在兼顾家庭的同时回到职场的常见问题;为何会有高学历的妇女被迫失业在家,以及影响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再就业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做出哪些努力。

在试着分析制约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再就业的因素研究中,从经济因素论、文化因素论、社会因素论三个方向。首先经济因素论,在劳动力市场认为妇女在劳动市场上不如男性,具体原因在女性的工作生涯中,都会因为结婚生育和照顾家庭而中断工作,这意味着妇女一生中获得的职业精神不但要少于男子,为什么她们过去所获得的技能在退出劳动力市场时可能会发生贬值,再次就业会受到很大的阻碍。接着是文化因素论,也是父权制文化体系的产物,是社会意识干预的结果,即“男主外,女主内”的想法,为什么这种想法会被大众所接受,这一文化模式在社会上所形成的丈夫是家庭经济的支柱,妻子参加工作不过是对家庭经济进行补贴等性别观念,使得雇主把妇女当成廉价劳动力,辅助劳动力,并为雇主在经济困难是首先解雇女职工找到借口并使之合理化,妇女更容易接受低报酬以及重复的工作正真原因都有什么,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妇女在自我形象的期望,在工作中不受重视,也促使她们把贤妻良母放在第一位,总的来说,这种文化因素让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在劳动市场上不能与男子平等竞争,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应该做出什么改变才能改变这种现象。然后是社会因素论,这一理论认为妇女之所以在劳动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是因为社会性别制度为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做出的位置安排室友社会的性别分层,性别歧视造成的。例如女性是更容易处理劣势地位的,她们的外形条件远不如男性,因此不能胜任高强度的工作,例如出差,加班等等,从而也给男性占领市场提供力先机,女性在职场也就处于不利地位,更加强了中年家庭主妇群体再就业的困境,那我们又该做出怎么样的努力等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访谈法、文献查阅

步 骤: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赵连友.精准扶贫帮扶中老年妇女就业[j].中国就业,2017(07):17.

[2]刘秀英.新闻月评[j].少年儿童研究,2013(01):59-60.

[3]郭莎.中年妇女走出就业困境的对策探讨[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3(01):58-6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日期 工作内容

①2022.11.25——2022.12.18毕业论文分组,确定选题

②2022.12.21——2022.03.20进行文献阅读,调查资料收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