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政府责任研究开题报告

 2022-07-11 20:59:2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加剧和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发展趋势,长期护理服务的需求逐步上升。一方面,长期护理的费用较高;另一方面,社会医疗保险虽然涉及部分有关护理服务和费用补贴但仍难以保障对护理服务及费用的需求。所以,中国有必要建立完善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长期护理保险不仅适应了中国老龄化的现状,解决老年人的老有所养问题,还能够减轻子女的负担,使其能够安心工作。而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中政府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承担责任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只有明确政府在其中的责任才能更好地进行制度构建,明确制度目标。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有关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文献资料来论述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的政府责任。全文将由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的内涵、现状以及政策建议三部分组成,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政府责任内涵的界定将借鉴各国有关社会保障和长期护理保险中政府责任的界定,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分析。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状分析将参考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官方公布的数据。政策建议部分我将整合各学者的观点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得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及政府如何承担责任。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德国是长期护理保险产生和发展的策源地,之后一系列欧美国家也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亚洲的日本也与2000年开始实施《护理保险制度》。其中,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属于纯粹的商业保险性质,它的运作方式和其他的商业保险是一样的,保险人制定出长期护理保险的条款,公众根据个人意愿决定是否购买,政府只是对这一险种的标准化发展进行监管。然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是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内容之一,它与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共同构成日本社会保障的四大支柱。由此可以看出,在日本模式下,长期护理保险在政策上属于社会保险范围,并通过建立护理保险法律来加以规定。国内外学者对长期护理保险及其中政府责任的界定进行了许多研究,主要包括对已实施国家的评价建议和我国开展的建议。

何广林、陈滔(2006)认为德国长期护理制度运行整体上还算成功,但是其中护理服务质量的问题、有效控制成本等仍需要改进。日本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同样也值得发展中国家借鉴。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老龄化国家,日本面临的是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数量日趋递减同时发生的闲境,在应对这样一个在全球来看都格外棘手的问题上,日木政府的表现及政策实施显得分外优秀。naoko muramatsu、fliroko akiyama(2011)指出,日木人口老龄化现状已十分严峻,2030年将有三分之一的日本人口成为65岁以上的老人。2011年3月发生的日本大地震对日木的经济、长期护理等问题带来巨大的冲击。应对这些困难,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在介护收益中增加失能人群预防的服务,从而控制介护费用的急剧飙升;建设新型社区,从而增强邻里之间的关系;老年人群再就业政策等。但是在介护保险的发展过程中日木仍遇到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难题。仝利民(2008)批判了日本介护保险现收现付制的筹资模式,此模式无法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政府所承担的财政压力,与日本最初发展长期护理保险缓解医疗保险的财政危机初衷相矛盾。段昆 (2001)在《长期护理保险在美国》一文中介绍了美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并且长期护理保险费用非一般人能承受。在美国医疗照顾计划提供的老年人短期的专业家庭护理的费用保险,并不包括老年人的长期护理。而医疗补助计划也只能支付长期护理费用的一半。由此,商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应运而生。在商业模式下,政府在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十分重要。robyn i. stone(2000)指出美国政府在艰难的定义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私部门在失能老人长期护理和融资问题上所应该扮演的角色。现在政策制定者面临3大难题包括:谁应该为长期护理付费,如何支付,为失能老人及其家人所提供的服务应该如何被设定并且由谁来提供,如何才能招募、培训和维持提供长期护理服务的劳动力。howard gleckman(2010)分析了美国长期护理保险需求之所以购买率不高的原因。尽管理论上认为需要长期护理的消费者会购买长期护理保险来对冲风险。但是,数据显示,保费的价格、保单的复恭性、消费者不愿直面老年残疾的前景以及医疗补助计划的存在这四大因素影响了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

余涛(2005)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我国应该开展商业模式的长期护理保险,走市场化的道路。蒋虹(2007)认为商业模式为主、社会保险模式为辅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路径更适合我国的国情。陈晓安(2010)则提出,我国构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应该以公私合作模式,充分借鉴德国、以色列、韩国的经验。戴卫东、陈杰(2007)表示以商业模式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在中国是不可行的。对于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来说,长期护理保险的受众也只有中产阶级,更何况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他们从制度经济学价值、意识形态、成木和路径支持四方面论证出我国城市实行屈家护理、农村实行老年护理救助的形式是切实可行的。荆涛(2006)则创造性的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长期护理保险模式的三步走战略:#8220;第一步,采取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的模式;第二步,有国家、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社会基木长期护理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结合,商业长期护理保险作为补充保险的模式;第三步,实行政府强制的全民长期护理保险模式。#822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中旬 毕业论文选题、定题,学习本科论文写作的规划与要求;

2022年11月下旬-2022年1月 收集、整理、阅读与选题有关的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提交老师审查;

2022年2月-2022年4月 完善论文提纲,完初稿成论文,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王治军.欧洲国家长期护理保险经验对我国的启示.2013

王丽.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探索与分析.2004

邱鹏.长期护理保险-我国健康险市场未来的发展点.20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