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的现实困境及对策—-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2-07-12 21:34: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民工问题是中国社会所特有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农民工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农民工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产物。

他们为城市化做出重大的贡献,却因为各种客观的,主观的因素,难以实现市民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1)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当前阻碍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还很多,既有外在的因素,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制度因素、认知因素、信息因素;又有内在的因素,如农民工自身素质。

(2)如何推动农民工市民化,包括政府的重视,户籍制度的改革,分配政策改革,就业政策差异改革;提高农民工素质,增强城市适应能力;重新树立社会对农民工的认识,改变社会消极的看法。

提纲:第一部分:导论;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三部分:农民工市民化的意义和现实条件;第四部分: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及其原因分析;第五部分:农民工市民化的实现路径;第六部分:结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国外没有农民工这个说法,所以就没有关于农民工市民化的理论。

比较有影响的相关理论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研究。

雷文斯(e ravenstien)于 1880 年发表《人口迁移之规律》的论文,对人口转移进行了研究, 他的观点被认为是人口转移推拉理论的渊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主要采用实际调查法,第一,了解南京市在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方面的实践探索,如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政策的实效,政策引发的相关问题等。

第二,通过案例分析,了解农民工在南京的现实生活和城市化过程的困境,倾听他们的困惑,诉求和期盼。

第三,阅读国内外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典型的参考文献,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思考农民工市民化主要障碍和推动农民工市民化的措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 简新华,黄锟.中国农民工最新情况调查报告[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06) [2] 李兴华.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因素分析[J]. 湖南农业科学. 2007(05) [3] 胡平,赵俊怀.构建和谐社会与农民工市民化[J]. 农村经济. 2007(02) [4] 杨立雄.农民工社会保护问题研究[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6) [5] 方中秀.#8220;农民工市民化#8221;调查报告及相关问题解决方法的探讨[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6(10) [6] 何春红.农民工权益保障与和谐社会构建[J]. 理论导刊. 2006(06) [7]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 甘肃社会科学. 2005(04)[8] Mazumdar D.Rural-Urban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Handbook of 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 . 198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