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开题报告

 2022-08-15 09:19:5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社会保障是社会发展的安全网,是经济增长的调节器,作为其主要内容之一养老保险的对于维持国家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保障居民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自1999年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后,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日益严重,适龄劳动人口越来越少。这些问题不仅带来了许多的经济问题,还给社会保障体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给养老保险基金带来了巨大的给付压力。根据近年来的养老保险收支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的收入增长率已经小于支出增长率,这意味着将来我国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压力将会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出现缺口。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少子化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养老保险收支平衡问题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11年,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戴相龙曾明确指出,如果维持养老保险收缴水平不变的情况下,20年后基金的当期收缴就不足以维持当期的支出,基金开始出现缺口且缺口会逐年快速扩大,影响国民经济生活。因此,对于养老保险进行收支缺口的精算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养老金收支政策是十分有必要的。

江苏省自1986年起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13年,同时江苏省也是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所面对的养老金支付压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因此,针对江苏省养老金收支缺口研究十分具有代表性,不仅可以为江苏省解决养老金收支问题提供可行的一些政策建议,还可以为其他省市提供参考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研究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支有着怎样的影响,何时会出现缺口?若有缺口,到2050年缺口会有多大。同时,从缴费率、退休年龄、生育率等方面对养老金收支缺口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对养老金收支缺口影响较大的因素,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帮助解决未来可能出现的缺口问题。

写作提纲:第一部分:引言和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和意义(2)文献综述(3)研究内容和方法。 第二部分:现状分析 研究分析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发展和运行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缺口问题。第三部分:模型构建和参数假设(1)基于生命周期表对未来的参保缴费人口和参保退休人口做出预测,(2)对参保年龄、缴费基数、工资增长率等做出基本假定(3)构建模型,带入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出2015-2050年每年的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总收支结余。第四部分:敏感性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缺口进行敏感性分析,得出影响收支平衡的关键性因素。第五部分:结论和对策建议 针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养老金收支缺口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及时采取措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城镇职工养老金收支平衡影响,避免出现收支缺口。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Flothmann,EJ(2013)通过对比1950-2010年中国与发达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死亡率、预期寿命以及总和生育率,得出1950年和205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结果显示,1950年中国人口有50%小于24岁,只有4.5%的人口是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到2010年,超过65岁的老年人口约有8.2%,而且,这个数据在未来几十年会显著増长,根据预测,2030年该比例达16%,2050年可能上升到23%,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养老保险。Auerbach和Kotlikoff(1985)研究了养老保险制度与人口老龄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提高养老保险缴费率、降低养老金给付标准、延迟退休年龄等都可以作为养老保险制度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方式。

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研究关于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研究,目前研究方法相对成熟,但总体上大家都将人口作为基础因素因素,建立了相应的精算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原劳动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2001)分为人口为人口、工资、筹资、给付模块,建立了系统的基金测算模型,预测了未来50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金收支情况。张畅玲(2003)指出,伴随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个人账户的基金数额不能满足职工退休后的需求职工退休后的需求。高建伟等(2006)运用生存年金理论得到了测算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精算模型口的精算模型。于洪(2009)认为,要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关键是要提高国民收入、改善分配格局改善分配格局。骆正清(2010)利用个人账户缺口精算模型研究得出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账户可继承性和无限延续性在于个人账户可继承性和无限延续性。王晓军(2013)利用保险精算和会计平衡原理,对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内涵老保险基金缺口的内涵、口径和评估方法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缺口进行了测算金的支付缺口进行了测算。刘学良(2014)在总人口规模和结构预测的基础上,构建了养老保险精算评估模型来预测职工和居民全口径的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和政府隐性债险精算评估模型来预测职工和居民全口径的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和政府隐性债。周娅娜、林义(2017)设计了包括刚性调整与公式化调整在内的五种养老金调整方案,在现行制度参数和优化制度参数的情形下化制度参数的情形下,从财务可持续性和待遇充足性双重视角检验这些方案的有效性。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5日-2022年11月20日:完成选题 2、2022年11月21日-2022年12月10日:阅读大量资料并选取有用资料待用,积累最新信息,完成开题工作 3、2022年12月11日-2022年1月15日: 上交详细的论文提纲,等待老师的指导意见 4、2022年4月10日前:完成初稿: 5、2022年5月14日前: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6、2022年5月28日前:完成所有资料的整理、论文的再修改和装订,并准备好参加学院组织的论文答辩。

5. 参考文献

[1]刘斌,林义.国家安全视角下构建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创新——基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下调后基金缺口的测算[j].财经科学,2020(08):39-51.

[2]邓大松,杨晶,范秋砚,薛惠元.中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人口结构和制度参数的视角[j].调研世界,2019(07):51-59.

[3]柏洁. 江苏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分析及财政政策建议[d].南京财经大学,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