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组织与居民精神健康建设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16:06: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小单元,是社会转型时期新出现的社会存在。社区居民是社区建设的主体,社区组织是社区工作的组织载体。而居民的归属感和主观幸福感是在社区组织的不断完善过程中得到不断提高。

本选题坚持以中国和谐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导,深入挖掘社区组织的功能及其内涵,进一步探讨其与居民精神健康方面的关系。论文框架大致分为三部分,由社区组织、居民精神健康以及二者关系的探讨组成。首先在第一部分需要阐明的是社区组织的现状、内涵、功能等重要方面;第二部分着重居民精神健康的发展及存在问题;最后将两者整合讨论,探讨两者深层关系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建议。本选题对于不断创新社区组织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精神健康水平进而更好地改善居民的生存状态,促进社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研究主题是社区组织与居民精神健康的关系。研究的大致思路是,通过梳理文献及现场调查等方式编制出有效测量城市社区居民精神健康与社区组织的问卷,然后运用所编制的问卷测量居民精神健康与社区组织的状况。对于城市居民精神健康的部分,首先对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逐步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入、职业的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差异。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探求城市社区居民精神健康状况与社区组织的关系。通过对精神健康状况、社区组织参与水平极高和极低的个案进行深度访谈,整理出能有效改善城市社区组织,以及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精神健康水平的建议,提出构建和谐社区的构想。

本研究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1)文献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一——三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理论、方法、资料×××××××。确定方案,完成开题报告。

第四——八周:进一步搜集整理文献资料。

第九——十四周:按成论文初稿,反复修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张瑞凯,戴军,李红武.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实施现状及发展困境[j].社会工作,2010(5):42-45.

[2]夏玉珍,李骏.社区组织体制创新刍议[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5):44-47.

[3]张立荣,李莉.当代中国城市社区组织管理体制:模式分析与改革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