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学生校外兼职状况的调查研究——以南京某高校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02:08

全文总字数:466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1.从宏观社会层面来说,关注女性高知识阶层的心理层面,从一定程度上优化校园环境,发展校园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同时发挥社会工作的功能,彰显社会工作的价值,以推动社会工作的社会地位。

2.在社会工作社会性别视角下观察女大学生的生活现状,将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引入女大学生的权益保护,以促进其健康、平等的全面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兼职劳动是指除了从事主要职业劳动以外,在劳动者的劳动力没有完全被使用的情况下,继续从事其他职业劳动的劳动形式。关于大学生兼职,目前存在许多观点,如大学生应该属于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者的范围;大学生有权签订劳动合同;大学生与雇主形成了雇佣关系,应由民法、合同法来调整;大学生一般都符合一定的年龄(我国规定的16岁以下属于童工,禁止使用童工)、体力、智力和行为自由标准,应被视为具有劳动者的主体资格,可以成为劳动关系的主体。综合上述观点,我们认为可以将在校大学生兼职定义为:是指尚处校校学习的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通过为雇主提供的劳动,获取报酬、提高自身能力的行为。从这一定义出发,在校大学生兼职涵盖三层意思:第一,兼职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第二,兼职的时间是课余时间。第三,兼职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和提高自身能力。在检索了近年来的文献资料后,发现国内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如下:

1.推动大学生兼职的原因

一方面,由于儿女大学教育占家庭支出的比重逐渐增加,作为即将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而言,通过兼职赚取一定的收入以减轻家庭负担成为很多大学生的共识。大学生兼职目的主要包括:赚取收入、降低家庭负担、提升个人能力与实践水平、获取经验为工作做准备、增加见识。另一方面,多年来因高校扩招、教育体系与企业实践的脱节现象趋于严重,高校毕业生面临着强大的就业压力,在学习学科规定的专业课、公共课以求得毕业外,兼职逐渐成为一种非大学规定的必修课,《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2009-2013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一)研究内容

近年来,经常看到许多社会危害女大学生安全与权益的事件,女大学生似乎从高知识阶层日渐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弱势群体。从社会学视角来看,女大学生弱势群体是指高校女大学生中由于社会、家庭、生理等原因而导致其在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相对于男大学生处于不利或比较劣势境况的女大学生群体。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其中女大学生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另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末期,大学开始扩大招生,国家对大学生也逐渐取消了补贴,改由奖学金和助学贷款方式来帮助困难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今天,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常态。一方面大学生兼职人数和比例较勤工俭学时期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安在线》2012年进行调查称六安地区高校大学生兼职率为66%;《楚天金报》2012年调查显示,武汉超7成大学生做过兼职。从各项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兼职行为已经成为大部分高校在校生大学生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二是在兼职领域上也得到了很大的拓展,由校园内部逐渐渗透到社会经济各个领域,不仅包含家教、发传单、促销等传统业务,更具有向一些新兴业务发展的趋势。三是在兼职理念与目的上,由缓解经济压力向获取社会经验与人脉进行转变。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兼职特征也发展了显著的变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原则,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用科学的方法助人的社会服务活动。它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并在助人活动中既帮助受助者解决目前的困难,又注重其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对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和健康成长有着深远的意义。我们采用独特视角,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和专业方法融入其中,对于女大学生兼职中现实问题的解决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独特的优势。

因此,本研究从生活和学习、兼职心理和未来发展三个方面调查南京高校女大学生的现实状况。运用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等不同的专业调查方法,尽可能贴近高校中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而获取资料。同时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探讨可行的服务模式,为社会工作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进行积极探索,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人文精神,扩大社会工作的服务影响,促进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发展进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