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耦合原理的参数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以南京紫清湖风景区为例开题报告

 2022-01-22 23:19:5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设计的形式与内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设计的理念也不断变革,数字技术与方法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参数化设计的发展使景观设计兼具艺术与科学双重属性,两者的逐渐融合给景观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式和思想观念。

传统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建立在经验积累基础之上,而参数化设计可以通过计算规则与参数的设定来实现设计的生成、优化与调控,实现多目标同步优化,极大地提升了设计的效率与精准性[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的目标、内容   本次设计以保护与修复某一特定风景环境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策划定位,为游人提供高品质的度假休闲环境,唤起人们对于生态意识与文化感受。

操作上应充分调查研究与分析基地现状生态环境,对于环境及其周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进行详细的考察与调研,分析本地区独特的资源与生态价值,发挥区域自然景观优势,结合现有地形地貌,因地制宜,处理好与相邻地块间的衔接。

同时对于现状问题进行深入调查与科学的评价,多渠道探索解决问题可能的途径。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文献数据的收集整理   相关文献资料指公开出版的各类专业年鉴、不同时期的地方杂志,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获取,最后对这些文献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最终推导出场地的发展态势;   相关规划数据的利用   这类资料主要指政府部门编制的相关的城市发展展望、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城市设计导则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为汤山紫清湖景观规划设计做出指导作用;   现场场地勘测   场地的踏勘和观测至关重要,通过现场勘测,可以弥补文献和图形数据的不足,同时,通过现场调研,可以直观地建立起对场地的认识,有利于方案的构思、设计。

   4.定性与定量分析   依托于参数化模型,确定影响设计的要素作为参数,通过模型的构建将设计系统的诸要素关联起来,对设计的过程进行描述,最后运用计算机平台,通过调节参数来控制最终设计结果的生成。

在模型的运行中,定性的方法与定量的方法交替出现,互为补充,是两种类型的混合、多层次的使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引入了参数化方法,突破了传统设计中单纯对经验与直觉的依赖,减少了盲动、主观与随机,使设计成果更趋向于理性与科学,也更易掌握与运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   1.前期研究部分   1)上位规划分析与相关政策研究   2)场所资源分析,包括场地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分析   3)旅游市场分析,包括周边旅游市场研究、服务半径、服务人群研究、SWOT 分析等    4)场所现状分析,包括植被分析、生境条件分析(土壤、光照、风等,使用 GIS 软件分析水文)、空间分析(使用 GIS 软件分析高程、坡度、坡向、视线等)、现状用地情况、现状建筑情况、交通情况(内部交通、外部交通、可达性分析)    5)生态适宜性分析,使用 GIS 软件分析生态敏感性、建设适宜性,包括所有过程及结果技术图纸   6)项目策划,包括规划策略、项目定位、项目内容及意向图、相关分析图   2.总图设计   1)项目选址、道路选线、水景规划相关过程及结果技术图纸   2)总平面图,重点地段立、剖面图,鸟瞰效果图   3)总图相关分析图,包括功能分区、空间结构、土地利用规划及主要规划指标、交通组织、游线规划、设施规划、绿化系统、生态保育规划等   3. 分区详细设计   1)分区平面图、分区鸟瞰及透视图   2)竖向设计、道路设计(含定位坐标、道路标准断面)、种植设计、建筑单体布局   3) 节点设计平、立、剖面图,鸟瞰及透视等效果图及相关分析图   预期进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8 周)完成现状调研与景观生态环境研究,提出研究报告(图文),在此基础上完成规划总图、功能分区规划、空间结构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水系规划、服务设施规划、生态保育规划及相关分析;第二阶段(9-12 周)选择相应地段作分区景观设计,完成分区设计、重点地段剖立面图、道路设计、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景观节点设计及相关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