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雕唐卡画四臂观音造像唐卡设计与制作开题报告

 2021-08-08 16:25:0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在牛皮上雕刻唐卡,用皮雕刻技艺来表现青藏高原传统绘画,使原本画在布或纸上的唐卡以浅浮雕的效果呈现在牛皮上,改变传统唐卡的视觉效果,赋予皮雕和唐卡新的活力与生命。

意义: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碰撞与结合,即拓宽了皮雕的内容与方向也增加了唐卡的表现形式及唐卡传播途径,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皮雕技艺与唐卡艺术有了新的发展,让观者产生新的视觉感受。

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皮雕与东方唐卡的结合也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相互汲取以及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同类研究概况:皮雕艺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二战时传入日本近几年才传入国内。

皮雕唐卡的创始人为程文忠,在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青海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展中程文忠分别以皮雕作品《白母度》、《藏獒》、《金刚手》获奖。

将青藏高原的古老传统绘画与雕塑艺术融入到皮雕艺术中,形成独具特色的皮雕唐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内容:四臂观音是雪域西藏的守护神,本尊头戴五佛冠,发黑色结髻,中央二手合掌于胸前,捧有摩尼宝珠,右手持水晶念珠,左手拈八瓣莲花。

加上天空、云朵、花蔓、湖水、山石、贡品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法度严谨极具民族特殊的画面。

通过画、刻、雕、染色等步骤最后形成一幅皮雕唐卡画,这也是由平面向立体转变的一个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改变了藏传佛教唐卡艺术的表达方式,用皮替代了传统唐卡绘画用的纸、布、绸,雕替代了画因为材料的改变比较于传统的纸布绸更加易于保存,也丰富了传统唐卡的观赏性。

同时也把唐卡艺术中的丰富绚烂的色彩带进了皮雕艺术。

创新:在传统唐卡的画转化为雕刻之后观者在近距离观赏唐卡艺术的同时甚至可以触摸作品,感受其凹凸感,体验与传统唐卡绘画艺术的不同之处,体会唐卡艺术的精美转移到皮雕艺术增加了皮雕艺术的生命力与活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