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女子服饰对于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09 00:34:1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传统元素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衷可以说不亚于我们自己,他们惊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神秘与震撼,他们爱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西方设计师眼中,中国遍地是灵感,他们把中国元素运用得很好,那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呢?我想,作为一名学设计的学生,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我们应当善于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发现创作的灵感,将传统赋予现代的包装。这样我们在设计上不仅有了思路还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我国的家具设计缺乏自主创新,形式、工艺、结构上基本上都是借鉴他人的成果。在这种环境下,家具设计迫切需要融入新的思维方式。而中国元素的介入是有着深厚历史积淀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也是最新鲜、最具活力的的创新思维方式,是设计回归自然、追求设计以人为本的具体方法。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逐渐成为各种设计行业发展过程中新的亮点。在众多的中国文化瑰宝中,汉代服饰是我最为感兴趣的,女子爱美,穿着美丽的服饰在历朝历代都是女子展现自己美态的最为直接的方式。将汉代女子服饰的形态美,装饰美,细节美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来,是我们保留及传承文明的手段之一。这也是我将其作为研究课题的目的。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对于汉代服饰的研究首推沈从文老前辈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书中对汉代服饰是这样描述的(以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几件衣服为例):仅就衣式为例。据报告,老妇身上保存完整衣服计十二件,内中有九件均属曲裾。此外半以残毁的衣料中,还有四五件也属曲裾衣式。这是按照《礼记》上说的:深衣式样裁制而成。衣样尺寸虽不尽与文献叙述相合,即在同墓这份遗物中,式样也并不一致,但是同属随襟旋绕而下,却大同小异。即此一点,已足证明宋人聂崇义的《三礼图》作的深衣剪裁式样不足信。千年来,博学宏儒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讨论,也因此全落了空。沈从文先生在这本书中提到,出土的文物中衣服的式样有曲裾,当时用作陪葬的物品均是些宝贵物品,曲裾这一式样就有十多件,由此可见曲裾在当时是居家必备品。

后来徐蕊(郑州大学考古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在其《汉代女子服饰类型分析》一问中写到:女子服装则由西汉早期的紧身束裹,发展到西汉中后期的合体,至东汉开始变得宽松,直至发展到东汉晚期的肥大,女子服饰整体风格是由严肃拘谨向轻松活泼转变。显而易见的是汉朝女子服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服饰在其领域也发生着改变。

就现在的史料及前人研究的状况看,国内对汉代服饰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研究内容

本研究主要从西汉早期至中期的女子服饰的形态美、装饰美以及细节美等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整合服饰的主要的美学要素及一些装饰图案纹样的设计风格,然后从中提炼几个元素,例如一些装饰纹样、服饰颜色、服饰形态,将其整合设计,运用到现代家具设计中去,做到现代感中带点古色古香的味道。

服饰美学元素的认识与分析。服饰本身具有许多美学元素,比如面料、花边、纹样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服饰美学的构成元素,这样的美学元素在服饰中蕴含的意义重大,但需要我们主动、深入和系统地加以认识、发掘和分析,并分门别类地加以收集和整理。最后跟家具结合在一起,达成完美的组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研究在对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从美学角度围绕汉代女子服饰美学开发与应用这一主题展开,主要有以下两个创新点:

(1)提出服饰美学在产品设计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即服饰美学价值研究与利用。过去对服饰的研究与利用是基于把服饰作为一种装饰品,所以都是以充分利用服饰的装饰性能为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2)从家具设计的角度来说,汉代服饰的美学元素相当丰富,这将为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血液,设计师可以从中汲取营养,发现服饰的美学价值,将它运用到家具设计中,使家具设计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