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质量评价在中国风景名胜区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探讨开题报告

 2021-08-08 22:27:2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于景观的视觉质量评价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且发展到如今已经非常成熟。

尤其是英美等国,不仅在相关领域拥有非常多的经验,并且为了保护景观视觉资源,控制其被开发和利用的程度,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

我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极其丰富,这其中不乏优秀的景观资源,类型与数量都极其繁多。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从1960 年代中期到1970 年代初,英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如美国的《国家环境政策发》和英国的《乡村法》等,明确提出或强调保护景观视觉资源。

然而视觉质量由于较难以被量化,这些法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起到直接有效的作用。

这一现象直接刺激和促进了景观视觉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个人审美评价的标准难以统一,因此需要借由一个较为统一的评价标准。

欧美等国目前已有熟练应用的一种形式,即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公式。

这种方法目前在欧美各国的视觉中成功率极高,并且应用广泛,因此采用此种视觉质量的研究方法,即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公式的方法,探讨其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应用的可能性,主要以太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考虑到我国的自然资源亟需在景观视觉质量评价的体系下得到更好的保护。

并且,由于目前对于中国传统的人文景观是否适用于建立于欧美体系的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公式尚存在较大争议,选取针对于中国自然风景名胜的景观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其在中国风景名胜区中应用的可能性,使其作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在中国实际应用的切入点,显然更为迫切和也更为高效。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