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在后工业景观中的应用——以南京1865街区为例开题报告

 2021-08-08 22:27:3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学界有关公共艺术在后工业中的应用研究略显不足,本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和总结,并通过长期的连续实地调查,场地调研与群众咨询,结合1865街区现有的公共艺术设计与曾经的面貌,从而分析公共艺术在后工业景观中的应用,展望公共艺术在后工业景观中的发展方向。

进而通过对南京1865街区中公共艺术的研究,为今后的类似项目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国外对公共艺术在后工业中的应用的研究20世纪末,西方传统工业逐渐衰退,曾经发挥经济支柱作用的旧工业区如今大都成了废弃地和重污染区。

它们见证着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历程,浓缩着城市的工业文明与历史印迹,对于这部分城市空间,是拆旧立新,还是通过公共艺术的介入对其进行景观改造与生态重塑?近年来,后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采用。

建于1863年的巴黎比特 邵蒙(buttes chaumont)公园,改建自一座废弃的采石场和垃圾填埋场,它为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与生态重塑开创了先河,而德国鲁尔工业区的改造为全球工业废弃地改造提供了范本,它通过建筑及构筑物的功能置换、废弃物再利用、生态修复等做法,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恢复与景观的再生,更提供了文化、娱乐、艺术的园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研究本课题主要研究依托工业废弃地所产生的后工业景观中的公共艺术设计。

以南京1865街区为例,对后工业景观中的公共艺术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得出其适宜的评价方法,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内外先进实例,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文章的主要结构为:[1]前言[2]理论部分[3]实例分析[4]对策分析 [5]结论与思考研究计划:[1]2014年12月:查阅、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公共艺术在后工业中的应用的文献、资料。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理论和实例分析相结合,主要研究的是其公共艺术在后工业景观中的应用,废弃工业地再使用后的功能转换和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南京1865街区的实地调查,借鉴国内外先进实例,总结其公共艺术在后工业中的应用理念,并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和见解。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