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云阳县小江公园消落带景观规划设计方案1开题报告

 2021-08-08 22:31:2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课题为实际生产项目,规划设计地块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云阳县小江段,有面积较大较严重的消落带现象,对该地块的景观面貌和土地利用有较大的影响。

运用生态景观的途径解决或缓解消落带问题,结合消落带的周期现象,联系周边的环境系统而不仅仅将消落带作为封闭的系统作为研究,以提出有效的适合景观生态人类活动的设计方案,为云阳县沿江其他部分的岸线景观设计带来启示。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水库消落带与早期的河岸带一词意义最为接近,随着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消落带的这一名称逐渐被人们普遍接受。对消落带的研究可以追溯 20 世纪 70 年代,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召开了主题为河岸栖息地的保护、经营和重要性的学术研讨会,对河岸带生态系统的基本理论框架及重要性进行了很好的探讨,河岸带最早是被定义为陆地上同河水发生作用的植被区域。

国外开展消落带研究工作较早且较深入,北美、欧洲、日本、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者都进行过较系统的研究。2001年11月在日本和新西兰召开的2次关于生态工程的国际会议,就河岸带发生机制及生态服务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关于未来河岸带的研究方法,指明了其研究方向。国外对河岸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河岸带生态恢复、河岸带生态系统变化、岸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河岸带利用方式对植被多样性的影响、河岸缓冲带对氮磷的净化机制等方面。

国内对于消落带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起步相对较晚,起初人们更多地关注消落带的开发利用及其经济效益,随着三峡库区的建立,生态环境问题的突出,人们逐渐意识到消落带的生态效益和对其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消落带环境问题的成因、消落带土地利用模式及其影响、消落带的功能及管理、消落带内被淹没土壤重金属元素分析、植被重建与恢复、植被时空分布格局等。由于三峡库区消落带分布面积大,地形地貌情况复杂,水文条件特殊,高程跨度大,水淹时间长、强度大,人为干扰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长江的一级支流小江在每年5月到9月有明显的消落带现象,落差约30米形成了独特的消落带湿地系统,对该地块的景观面貌和土地利用有较大的影响。计划运用景观的途径解决或缓解消落带问题

前期工作: 整理有关小江形成30米落差的周期水位现状数据,了解解决或缓

解这一情况对云阳县周边影响的重要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结合小江公园的景观风貌,计划使用生态护坡方式,充分运用到消落带面积,在游览小江公园的时候能够欣赏甚至融入消落带改造的景观中而非小江段水面、消落带、陆地人类活动三块区域自成一体互不联系。

研究长江段的植物配置,选择合适的植物,配以合理的生物工程模式,以达到生态经济人文活动三赢的局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