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北京城市公园的形态特征分析——以1949-1957年间新建的城市公园为分析对象开题报告

 2021-08-08 11:0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城市公园还寥寥无几,需要对遗址公园进行修复和建设以及发展建设新时代的城市公园成为了当时的发展战略及目标。

1949年~1957年,是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史的第一个重要阶段,即恢复和发展的时期。

本文将通过对这一时期的北京新建的若干代表性公园现场问卷调查,进行翻阅史料文献资料,访谈记录和现场测绘调研等方式,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等因素,来总结研究这一时期北京城市公园形态特征的生成动因与机制,为今后的更新与保护工作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搜集和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0 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开始反思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高增长和自然破坏,城市环境问题得到了重视。

70 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 (mab),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的概念相继出现。

西方国家在治理城市公园污染、灾害等环境问题的同时,城市自然保护与生态重建活动也广泛开展,形成了一些概念与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1.阐述1949~1957年这一时代背景特点以及政策导向对我国风景园林事业所造成的影响,(重点讲述北京城的公园)以及建国前所遗留的城市公园的生态问题等。

2.列举北京城这一时期新建的代表性城市公园,以及修复的历史遗址公园,并通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献资料,收集相关数据来分别阐述其形态特征;3.归纳总结这一阶段的城市公园的形态特征,并阐述其对后续文革时期,改革开放后的调整与发展时期的重大影响,并以史为镜,总结规律,为今后的更新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2014-03-012014-04-20:查阅、收集、整理国内外对这一时期的城市公园的新建与保护的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初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将利用现场测绘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结合大量史料记载和文献,总结归纳建国初期的北京市城市新建公园的形态特征,以史为鉴,阐述其对后续园林修复与保护的影响,为今后我国风景园林发展事业提供切实有效的相关理论和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