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路径分析的中庭设计——同进广场改进方案A开题报告

 2021-08-09 00:19: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广场及商场中庭设计问题是当前景观设计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我国中庭设计普遍存在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无法吸引行人、空间设计不人性化等问题。

中庭通常是指建筑内部的庭院空间,其最大的特点是形成具有位于建筑内部的室外空间,是建筑设计中营造一种与外部空间既隔离又融合的特有形式,或者说是建筑内部环境分享外部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外有对于中庭设计也有持续研究此课题的学者,建筑中庭空间作为普及化的建筑理念,早在20世纪就得到广大建筑工作者的研究与运用。

中庭空间的概况建筑中庭空间的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国外研究中庭设计的文献指出,1800年以前,中庭是早期的古代庭院;1800年至1900年为铁和玻璃时期;1910年至1960年为中断期;1960年至1967年为现代中庭诞生期;1967年至今为现代中庭的发展和成熟期。

从过去到现在的建筑设计发展来看,中庭设计的作用不仅仅要使人们在其中能尽情享受舒适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使中庭更好地与我们的垂直性城市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空间和场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计划

研究内容: 针对同进广场的中庭现状,试图从行人行走路线的角度切入,研究国内外中庭案例、中庭发展历史及中庭设计基本手法,提出基于路径分析的设计理念,在研究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学科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庭设计。

首先要研究的是中庭的发展历史,早在古罗马时期,万神庙的建造者就利用穹顶结构的特性,创造了约40m高的室内无柱空间并在建筑的史卷上记下浓重的一笔。

而拜占庭时期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则突破了单一的空间体量局限,采用主次空间嵌套的方法,展现出建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中庭设计理念思考从宏观意义上来说,建筑设计中所采用的中庭是指由两面至四面楼房或构筑物围合有顶盖的内部空间。现代公共建筑中,普遍采用中庭,其应用可解决地下建筑固有的一些问题,诸如不良的心理反应、外部形象与特征不明显、观景与自然光线的限制、方向感差等。有些商场、广场中庭由于设计不合理而只被当作一个行走通道,甚至被搁置,浪费了大量原本可以加以利用的空间,又给行人的通行增添了不必要的枯燥感觉。本设计针对同进广场的中庭现状,试图从行人行走路线的角度切入,提出基于路径分析的设计理念,在研究环境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学科的基础上来探讨中庭设计。  在本次设计的过程中,前期研究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而研究的重点内容,则是心理学、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与其周围物质的、精神的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 它作为一种新观念下的建筑理论, 自世纪年代确立以来, 迄今已逐渐发展完善。它是以建筑学、心理学、生态学和其他许多相关学科为研究基础的, 在继承和吸收历史上合理的环境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将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空间环境设计之中。它研究的主要过程就是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 寻求最佳刺激, 再根据心理需求, 去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因此, 在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中引人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将有助于创造真正舒适、健康、人性化的空间环境。中庭的尺度的处理是否得当, 是设计成败的关键, 处理空间尺度的基本依据就来自于对人的行为心理特征的研究。另外,在研究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 马斯洛关于人的需求层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设计中体现广场的人性化空间层次。从人的心理、行为入手,探索相关理论,以此为基础,分析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行人会进行的包括路线、停留时间等方面的选择,提出设计问题,最后通过设计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充分考虑到人在设计中的作用,真正做到设计以人为中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