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运而生”运河扬州段主题图形设计开题报告

 2022-04-19 20:06: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大运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缩影,伴随中华文明从农耕文明走向生态文明,更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杰出贡献。她是凝结国家治理与中国智慧的伟大工程;是促进南北沟通与民族融合的重要纽带;是造就经济繁荣与文化璀璨的国家命脉,更是推动我国对外交往的关键通道。在新时代也承载了国家新的期待,助推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抓手。

扬州是名副其实的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盛的城市。其每一次繁盛都与运河紧密相连,每一个称号的获得也都与运河密切相关。运河之城——城河同生共长的杰出案例,城市空间逐水而城,城市功能因水而市,依水而居;城镇聚落也因运河水系而生。战略要地——帝国理政、江河交汇、扼南北咽喉之地。帝王南巡治国理政,国家南北水陆通讯的重要见证;南北对抗的咽喉之地。经济重心——盐运中枢,漕运,关税重地,是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节点。绿杨城郭——水城共生、水绿共融、园林雅致的人居典范。国际都会——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文化宝库——南北交融的文化,丰富多彩的市井生活。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 运河文化扬州段概况:

  1. 运河文化含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深入运河流域流经场所,针对运河文化遗产展开一系列调查,对于传统工艺等特点做深入研究。

    2、田野考察法:进入古城古镇区域,或者深入老式家庭进行具体调查,对于各特色文化或突出代表进行具体调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傅崇兰.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m].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陈薇.城河湖水一带 绿杨城郭一体——扬州瘦西湖研究二则[j].中国园林.2009(11);

    [3]刘捷.由唐至明运河与扬州城的变迁[j]. 华中建筑.2001(05);

    [4]朱福.扬州史述[m].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1]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3周前:下达任务书

    [2]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5周:学生提交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