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类聚》系列动态海报设计开题报告

 2022-04-19 20:06:2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7年3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的目标、垃圾分类的垃圾分类的、激励机制等内容,46个城市将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到2020年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加强固体废物和垃圾处置。从国家层面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强制分类,近年来,近30个城市出台法规或管理办法,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对未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主体责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罚款。从中反映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推进垃圾分类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大事,是重大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由此可见垃圾分类处理对我们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影响重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产出国且仍保持着8%~10%的年增长率。如今,全国2/3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境,自2000年开始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8座城市试行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工作,但是至今没有一座城市取得理想的效果。当前我国垃圾分类未取得预期效果,原因之一是缺乏对市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投放的可视化宣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

本文着重以垃圾分类相关知识与动态海报的融合为研究问题,从垃圾分类方式现状分析和动态海报分析为基础,通过资料收集和实际案例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按照以下思路进行设计:在动态海报的形式上,以垃圾分类的每个种类的正确回收和错误回收为图形元素的内容,在动态设计上,使用多种动态样式将元素融入到动态海报的设计中去。视觉传达方面,本设计力求通过对每个部分的图形,色彩和构成进行切合主题的语言探索,版式设计是视觉传达的重要手段,也是海报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信息的艺术化表现。

动态海报因为表现形式上的动态化,使其色彩、图形、字体及其它多种要素都由以往的传统静态形式变为了动态形式,这在产生全新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增加了版式设计的难度。动态海报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版式设计上要处理好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选取不同的设计方法使画面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力求在传递信息的同时,努力达到形式内容的统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一)研究方法: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书籍,全面、系统的了解掌握研究问题的理论基础,研究进展和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实际案例,多角度、宽领域、系统性的分析具体现状和问题,找出在垃圾分类中出现的痛点。1.文献研究法:阅读垃圾分类、动态海报的相关文献和书籍,了解垃圾分类、动态海报的相关理论基础;

2.资料搜集法: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收集垃圾分类、动态海报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杜春林,黄涛珍.从政府主导到多元共治: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治理困境与创新路径[j].行政论坛,2019;

[2]孙瑶,王坚.新媒体背景下视觉动态设计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0;

[3]刘婉怡. 践行新时尚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n]. 大兴安岭日报,202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2022-2021学年第一学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