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住区•道路交通组织”的总体营造视角下的居住区规划与住宅单体设计开题报告

 2022-09-16 09:54:2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从有人类活动以来,居住与道路就是相伴发展的。有怎样的居住水平,就需要有怎样的道路与之相适应。人类早期没有固定的住所,因此也没有固定的道路。《尔雅》中说:道者蹈也,路者露也,就是说当时的道路是由于人的行走而自然产生的。后来人类逐步形成聚居部落及至出现城市,产生固定的居住区,出现了居住区道路。

居住区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是居住区规划设计的重要内容。交通组织的具体形式将直接影响居住区的总体规划结构,道路骨架一旦确定,住宅区的规划形式也基本浮现。合理的交通组织方案为住区内居民方便、安全、舒适的生活提供了保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居住区交通道路,包括步行小径和车行道路。道路是住宅区的空间形态骨架,是住宅区功能布局的基础,在居民的居住心理方面,它是住宅区家居归属的基本脉络,起着家与环境的连接作用,同时它又是居民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通道,有着最基本的交通功能。

因此,根据交通方式的划分,居住区的道路组织分为机动车通行和非机动车通行两种系统:机动车通行系统包括人车混行和人车分流方式;非机动车系统中自行车是主要交通工具,车库一般设置在底层或院落边的集中式车库,故其常与步行共用道路。

在当今世界的居住区规划中有多种道路组织方式可以选择,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交通方式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于目前我国居住区规划的道路组织,人车共存和人车部分分流两种人车道路组织方式仍有较大的适用性,而完全人车分流作为新汽车时代的产物,有其优越性的一面,是不可忽视的。故对于采用某种道路组织方式,要根据当地现有的情况及今后的发展趋势,因人而异,因地适宜,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居住区的道路组织,塑造更加健康、令人满意的居住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调研时间:2015年3月1日

调研地点:金色梦小区

调研目的:了解小区几种道路系统模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本居住区方案设计在充分考虑基地周围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依据小区周围主次干道情况进行居住区出入口设置,接着再进行居住区内主要道路交通布置确定住宅区的空间形态骨架。

在完成整体布局的基础上细致进行居住区住宅的布置以及周围景观环境的布置,遵循的方法是由整体到局部,因而整个小区的设计宏观性和整体性很强。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1周第2周(2022年3月2日至3月13日):修改完善住宅群组团规划设计方案、住宅楼单体设计方案;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提交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应在第2周(2022年3月13日)前完成并上传系统。

第3周第5周(2022年3月16日至4月3日):放大平面、立面、剖面设计,交图。

第6周(2022年4月6日至10日):楼梯大样设计、外墙大样设计,交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