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时代谣言的“把关人”研究——以“响水爆炸案”为例开题报告

 2022-03-06 20:14:5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社交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获取内容的门槛,提升了信息的传播效率,但也为谣言的生产与传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条件。社交媒体时代的网络谣言来势汹汹且愈

发难治,对其治理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尤其是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发生时候,谣言的纷飞,给社会治理带来的严重的危害,当下正值新冠肺炎,网络的种种谣言,给社会公众带来了恐慌,损害了公众利益,影响了社会的正常运转。

本文拟从“响水爆炸案”这起典型的重大突发性事件为例,从“响水爆炸案”过程中社交媒体上的谣言来研究谣言的传播机制,从谣言对社会的影响来研究社交媒体时代谣言的治理策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同时,社交软件应运而生,无论是微博社交媒体,还是微信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均快速增加。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谣言成本,而且还为谣言传播提供了速度和范围支持,谣言的传播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如何治理重大突发事件中的网络谣言成为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网络谣言治理能力应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能力之一。从之前的“响水爆炸案”到现在的“武汉新冠肺炎”等重大突发性事件,各式各样的谣言层出不穷,对社会治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给社会公众造成了恐慌与焦虑,影响了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交媒体的应用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信息的垄断,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社交媒体的兴起为谣言的滋生与传播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谣言传播力与影响力更强了,谣言的治理难上加难。社交媒体时代谣言传播与传统时代的谣言存在明显不同,其发生领域主要为价值领域,演变路径为情感推动,最终使得“证伪困难”。在传播路径上,制造者存在明显价值偏见,传播者基于情感和理念加以传播,而接受者则是基于自我理念维护接受谣言。因此,治理社交媒体时代的谣言需要社会关系、平台、法律以及“舆论对抗”等多管齐下。本文主要以“响水爆炸案”这次重大突发性事件为例,研究社交媒体时代谣言的传播途径与治理策略。预期目标通过相关研究,了解社交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受众,媒介,路径,了解谣言对社会的影响,从研究中分析谣言治理的相关举措,分析如何让谣言从源头上消失或减少。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文将主要采用比较法、个案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控制实验法等研究手段。

1.利用学校图书馆,数据资源库收集下载大量有关社交媒体和谣言的文献资料,书籍,以及相关的社会重大突发事件的一些相关新闻。

2.利用知网整理《国际新闻界》,《当代传播》,《新闻记者》,《中国新闻传播与研究》,《传媒》等期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马立德,李占一.重大突发事件中谣言的特点、影响与对策建议[j].新闻战线,2020(03):9-11.

[2]李丽华,韩思宁.暴恐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及预防研究——英国典型案例的实证分析[j].情报杂志,2019,38(11):102-111 54.

[3]邵慧.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谣言的治理策略分析[j].传媒,2018(09):73-7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19.11.15——2019.12.24确定论文选题和题目

2.2019.12.25——2020.2.27下达任务书,阅读资料

3.2020.2.28——2020.3.6完成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