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圈层文化产生动因分析开题报告

 2022-01-12 21:29:19

全文总字数:4100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研究目的

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社交媒体也在不断地演变,活跃在兴趣文化社交前沿的z世代迅速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发布的《z世代圈层消费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z世代青年(16-24岁)人数已达1.49亿,而在优渥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相对“孤独”的z世代对归属感有强烈的期望。他们会通过兴趣爱好结识同好,在网络社交平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圈子,形成一派的语言逻辑和体系,进而建立起有秩序的社群。

圈层文化也称为z世代的代表性文化。由社会现象可知,z世代所引领的圈层文化正不断与社会主流文化交融,并创造众多社会级现象。二次元、国风、电竞、模玩手办、硬核科技等主要圈层文化正不断地刷新世人的世界观。新型社交媒体的崛起,让z世代的圈层文化逐渐成为时代的文化主力之一。相对于y世代的微信、爱奇艺、支付宝等社交媒体,z世代更集中于b站、抖音、王者荣耀、qq、小红书、豆瓣等兴趣社交媒体之中。他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在社交媒体的日益使用中与y世代产生了巨大的差别。相对于y世代在社交媒体中产生的孤独感,z世代在社交媒体中具有极强烈的归属感。以b站为例,二次元爱好者将b站视为自己的另一个家,他们会在这里无条件分享自己的知识,主动维护b站内文化的健康,同时当受到攻击时,他们会不约而同地一致对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基本内容

(1)理论意义

通过对以往的文献调查发现,发现目前对于圈层文化的研究大多偏向于理论上的探讨并且未集中于圈层文化的代表——z世代。同时在社交媒体的研究上太过于广泛,需集中于目前代表性的b站和虎扑等进行研究。该研究通过对新型网络社交媒体的研究,归纳圈层文化的形成,发展和传播的信息传播流程,提高学界对z世代的认识。因此,论文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2020年1月2日—2月21日 确定论文题目并查找相关资料 4周

2020年2月21日—3月26日撰写并上传开题报告 1周

2020年3月1日—5月25日 完成论文写作,根据老师意见修改定稿 12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李琛琛. 网络社交媒体环境下群体性孤独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张婷. 基于数据起源的网络社交媒体信息可信度评估[d].山西大学,2019.

[3]邓丰丰. 社交媒体下“剩女”的媒介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