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庄子美学开题报告

 2022-04-08 20:23:0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庄子美学的专门研究,以19世纪40年代陈东阜在《庸报》上发表的《老子庄子文艺思想》为肇始,以徐复观于1965年在台湾出版的作为"庄子的再发现"的《中国艺术精神》为标志,到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研究成果日益增多,出现了刘绍瑾的《庄子与中国美学》、张利群的《庄子美学》、陶东风的《从朝迈到随俗——庄子与中国美学》等著作。

纵观一系列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庄子美学“这一概念已被广泛运用,并且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深化了对《庄子》思想的理解,也推动了中国美学的发展,确立了《庄子》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发端阶段的重要地位。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立足于前人的基础上,在学科意义上对于庄子思想在美学学科视野中进行探讨的可能性做一些辨析,发掘庄子思想中可纳入美学研究视野的因素,在横向上检查在《庄子》思想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可能性,在纵向是检查《庄子》思想在研究人类感性直观能力、自足经验方面的思想资源,这样,基本上能清晰而充分地绘出《庄子》美学的轮廓。至于《庄子》美学的独特性,也会在这种检核中自动呈现出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次课题以《庄子》为研究对象,旨在从美学视阈下对庄子的美学思想进行发掘、整理,挖掘出其中的美学可能性,这个可能性既包括《庄子》思想中与美学直接相关的部分,也包括《庄子》思想中虽然不直接针对美学问题,但在美学研究中有效的思想。

最后,可能性也指《庄子》思想给美学研究带来的可能性,亦即《庄子》思想既在传统美学视野之中,又超出传统美学视野之外的部分。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此次研究采取逻辑而非历史的方法,不对《庄子》一书进行考据,把《庄子》看成一部有着思想系统和逻辑的论文集,力图从中找出合乎美学研究的思想线索。

此次研究部采取演绎和归纳并重的方法。所谓演绎,是首先立定一个清晰的出发点,根据研究对象,把美学确定为研究“美”、“艺术”、“审美经验”恶学说,根据这样的学说在《庄子》中进行演绎推理。所谓归纳,是指对于《庄子》文本的检查,并不局限于“美”、“艺术”等概念,而是从美学视角,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归纳《庄子》具有美学可能性的问题。

4. 参考文献

1.王先谦: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张远山:庄子奥义[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3.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m].长沙:岳麓书社,20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序号

起讫时间

1

2022. 11.152022.1.4

确定选题,收集资料

2

2022.1.52022.3.5

资料索引,阅读资料,下达任务书

3

2022.3.6——2022.3.20

完成开题报告

4

2022.3.21——2022.3.25

完成论文写作提纲

5

2022.3.26——2022.4.25

完成论文初稿

6

2022.4.26——2022.5.25

完成论文修改稿

7

2022.5.26——2022.5.30

交定稿(2份),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学生查重检测

8

20226月初

老师评阅论文、学生准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