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抗坏血酸荧光碳量子点检测金属离子文献综述

 2023-04-20 14:44:24

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1. 荧光碳量子点荧光量子点成像探针是一种先进且极具发展前景的技术。

目前荧光纳米材料以其具有的耐光漂白性、抗干扰性、以及光稳定性等优点,成为了优秀的纳米材料,替代了传统有机染料[1][2]。

其中半导体碳量子点因其有独特的光学性质、优越的亮度和高荧光量子产率,成为目前最具前景的荧光探针。

常见的有机染料还有些缺陷,限制了在活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这些限制通常与光降解、光毒性、非特异结性结合、化学稳定性、分析生命过程的扰动、色差和球面相差等有关[1]。

半导体量子点的高毒性、高反应活性、高成本以及低生物相容性限制了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

荧光碳点(Carbon dots,CDs)被发现于2004年[3],其直径10nm以内的零维类球形颗粒,被认为是半导体量子点的有效替代品[4]。

CDs其拥有优秀的光敏性,作为光敏剂与分子相结合太阳能驱动水生成氢的催化剂的解决方法[5]。

且CDs具有低毒、高生物相容性和出色的光电催化效率,使得CDs在生物、药物、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优秀的发展前景[6]。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