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开题报告

 2021-08-14 02:38: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目的意义

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看到各种包装以及消费品的使用使得垃圾的产生变得越来越多,加上现代家庭的套房结构布局和公众环境的环保倡议,使得拥有一个随关随开从而封闭气味的垃圾桶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自动化的蓬勃发展和智能家居概念的普及,针对这些因素,智能垃圾桶可以说是应时而出应运而生。

垃圾桶作为一个家庭、社会的的必需品,在这个倡导环保清洁的和谐现代化的社会里面能够通过红外感应等技术从而达到随开随关的智能垃圾桶是十分必要的。从家庭到企业,从公众场合到各种娱乐场所,都急需智能垃圾桶的普及。本智能垃圾桶除了能够完成传统的功能外,更具有密封性好、环保性强和清洁性高的优点,也更符合现代科技社会和谐社会智能社会的需要。[1][4]在人体靠近时会自动打开垃圾盖,等垃圾投递完毕后,会在一定时间后再次关闭,通过这种功能可以明显而节能的解决垃圾桶气味难闻发散惹人扰以及夏天气温高时垃圾病菌滋生传播问题,还有效的防止了蚊虫苍蝇的繁殖骚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学习红外感应、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基本原理,设计一个基于红外感应的智能垃圾箱,包括红外感应、电机控制、语音识别、液晶显示、人体识别等部分的设计工作,实现全自动多功能的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工作。

本智能垃圾桶可以在人体靠近时通过红外感应反应从而控制电机转动打开垃圾盖,当人扔完垃圾后,垃圾盖会在一定时间后再次通过电机控制从而关闭,由此实现智能垃圾桶的基本功能,达到防止垃圾大量气味发散和病菌传播的问题。除此之外,可以通过语音识别模块来服务大众,还能发出环保倡议的语音。具体技术模块如下:

①红外感应模块:红外感应模块由红外感应器与光敏电阻组合电路等必须电路部分组成,应用先进的红外传感器,用来感应人的到来、停留和离去等活动状态,当有人进入感应区域内时,人体发出的红外辐射线被红外传感器接收感应[9]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明确研究内容,了解本课题研究所需的理论知识,初步确定设计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第4-9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

第10-14周:完成智能垃圾箱的设计工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谢麒.浅析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应用[j].室内设计,2006(4):20-30.[2]潘庆浩,古鹏.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技术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5):900-956.[3]古鹏,温武,陈耀华.新型单片机芯片实现家居智能控制的单元设计[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3):700-717.[4]张金家.剖析“智能家居集成及其平台技术研究”[c].建筑及住宅社区数字化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03:30-39.[5]郭天祥.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20-50.[6]彭为,黄科,雷道仲.单片机典型系统设计实例精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0-16.

[7]范立南,白志强.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垃圾桶系统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8(6):13-21.

[8]周慧珺,许锦标.新型智能垃圾桶的设计方案[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6(3):80-9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