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道编码(线性码)特性的仿真研究开题报告

 2022-03-11 21:00: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选题背景

通信是一切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送到接收者的过程。自古以来,信息就如同物质和能量一样,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电通信的发展历史从1837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的人工电报装置开始,至今不过170年,仅有一百多年历史的电通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辉煌。进入20世纪60年代,信道编码开始进入了它的第一个大的发展期。各种的好的分组码结构都在这个时期被提出来的。今天人们对移动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最初的简单通话和短消息传递到如今的视频通话、视频会议等等。与此同时还要求有更高的传输速率、传输有效性、传输可靠性。正是有这些期望和要求,移动通信技术也在迅猛发展。提高信息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始终是通信技术所追求的目标,信道编码是提高信息传输可靠性的一种重要手段。

信道编码是扩频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解决信号在信道中无差错传输的技术。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状况和现实意义。着重介绍了差错控制编码中的分组码,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解码的理论基础以及具体硬件实现的过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主要研究内容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通过对信道编码仿真的研究,解决信号在信道中无差错传输的技术。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背景,发展状况和现实意义。着重介绍了差错控制编码中的分组码,卷积码和turbo码的编解码的理论基础。

(1)影响信道编码的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研究方法

这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研究课题,因此需要理论紧密结合于实际,并且突出实验研究的重要作用。为此决定的研究方法是:(1)了解信道编码的概念及有关分支技术;(2)了解信道编码技术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3)利用matlab仿真工具的图形化建模能力和功能模块库开发同步解调模型库。通过在中频的信道仿真有效地避免了加入载频所带来的高采样率。通过仿真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同时分析了中频输入信号强度变化时,信噪比与捕获概率的关系,为系统指标分配提供了依据。(4)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信源编码的文献进行全面搜集、梳理,并进行分析,在原有的成果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5)个案分析法:通过案例来解释和说明研究的问题,使文章根据有实际意义。

2、研究步骤

(1)调研,查找相关文献,作开题报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harri holmaantti toskala著,陈泽强,周华译.wcdma技术与系统设计[M].北

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40~261

【2】赵云鹏,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信道编码研究与实现[C]2008,1-5、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

(1)选题阶段:根据所学知识与指导老师交流,确定选题范围,查阅与收集相关资料。(2022年12月9日~2022年1月20日)

(2)收集整理资料学习阶段:根据导师教的方法,收集所需资料并进行整理和学习,并上交实习报告以及实习证明。(2022年03月01日~2022年03月16日)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