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村居民点变化分析开题报告

 2022-02-14 19:56:1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农村居民点是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载体。河南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点用地不断扩张。并且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以及城镇化的进程加速,农村居民点分布出现布局散乱,扩张无序,规划滞后等问题

以河南省为例,采用2000-2008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变化和政策变化,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的社会经济政策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变化趋势,提出农村居民点合理布局的对策。

在此情况下,开展农村居民点变化分析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农村居民点用地理论,而且实践上指导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正确认识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将有利于我国政府对其进行合理调控,以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

通过已知的2000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及2000-2005年农村居民点变化和2005-2008年农村居民点变化,运用arcgis叠加分析,分别得到2005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点分布和2008年农村居民点分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arcgis空间叠加分析

叠加分析是地理信息系统提取空间隐含信息常用的手段之一,它是在统一的空间参考系统下,通过对不同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集合运算,产生新数据的过程。叠加分析的目的是在空间位置上分析具有定关联的空间对象的空间特征和专属属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叠加分析不仅可以产生新的空间关系,还可以产生新的属性特征关系,发现多层数据间的差异、联系和变化等特征。

(2)arcgis像元统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 冯佰香,李加林,何改丽,黄日鹏.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以宁波市北仑区为例[j].生态学杂志,2018,37(02):523-533.

2. 刘芳,张增祥,汪潇,魏显虎.北京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遥感动态监测及驱动力分析[j].国土资源遥感,2009(03):88-93.

3. 张佰林,蔡为民,张凤荣,姜广辉,关小克.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微观尺度研究进展及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09):1049-106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工作准备阶段(2022.2.25——2022.3.24):

2022.2.25——2022.3.10为准备工作阶段,包括查阅资料、实验数据收集与阅读文献等;

2022.3.11——2022.3.24为开题阶段,主要工作是撰写开题报告、数据处理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