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平台风险控制系统研究开题报告

 2021-08-14 02:59:4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目的

第三方支付平台作为目前主要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 为商家和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手段和可靠的服务保证,但是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商家、银行、客户三方参与者之间的连接、监管和技术保障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将阻碍第三方支付的进一步发展,亦会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稳定造成相当程度的不利影响。虽然第三方支付的应用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而且对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乃至现代生产生活都是很重要的,但是其仍在政策法规、金融、市场、信用、技术及操作方面也存在着风险,这些风险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本文将在分析讨论第三方支付市场运行模式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第三方支付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并通过常用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现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将对其所潜在的风险提出对应措施,以防范、降低并控制相关风险,建立完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风险控制系统。

(2)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基本内容及目标

论文首先将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业务流程进行清晰的说明;然后对业务流中各个环节中第三方支付企业在交易过程中可能承担的的潜在风险分别进行讨论分析,如合规风险、欺诈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和信用风险,讨论第三方支付企业目前的风险控制手段(用国内广泛应用的一两个第三方支付企业进行举例),并相应地为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提出对应风险控制措施,以防范、降低并控制相关风险。另外,由于第三方支付要跟监管机构、公安、银行、支付公司、银联、商户、消费者均进行接触,论文也将对各方协同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如何进行风险控制进行讨论,最后将进行总结。本文的基本内容如下:

1第三方支付平台概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015年12月-2016年3月, 收集文献资料,确定论文题目,完成开题报告。

(2)2016年3月-2016年4月, 完成开题答辩并根据导师审定的开题报告,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

(3)2016年4月-2016年5月, 根据导师审定的论文初稿,进一步撰写论文,修订论文直至最终定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席德应;商业银行机构金融业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37摘要:本书由中国工商银行从事机构金融业务的一线骨干组织编写,在吸收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做法和总结国内商业银行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机构金融业务进行了深入浅出地介绍、分析和总结。主要从银保合作、银证合作、银期合作、银行同业合作、银行与政府机构合作等五个方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机构金融各业务板块的合作对象、合作方式、合作内容、业务流程及未来发展方向。

[2] 杨彪.中国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摘要:在系统剖析我国第三方支付发展及监管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市场失灵”理论,论述了对第三方支付实施监管的必要性;并以建立有效监管机制为目标,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监管经验,从有效监管的基本准则、监管框架以及监管指标等方面着手,深入分析和精心设计了适应我国国情的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体系,围绕我国第三方支付有效监管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